
卫生署总药剂师严子阁(左起)、卫生署助理署长(药物)陈凌?联同医管局总药剂师崔俊明,昨举行简报会介绍「1+」机制优化措施。机制至今有11款新药获批,当中5款已纳入医管局药物名册。崔俊明称,机制可加快好药来港,从而加大竞争,促使贵价药减价。(廖凯霖??o?J??

【明报专讯】政府前年11月起实施「1+」新药审批机制,至今已批准11款新药申请,当中5款已纳入医管局药物名册。医管局总药剂师崔俊明昨表示,其中一款治疗罕见病的贵价药在医管局成本评估小组谈判后降价三成,同时药厂自行对同一适用症的另一款药物降价37%,预计每年最高可节省2400万元。崔强调,1+机制促进好药港用,令更多病人受惠,同时加大竞争,令药价有降低空间。
「1+」机制前年实施,让新药由原本须取得两个认可国家发出的药剂制品证明书(CPP),在提供本地临?数据支持下减至可只提交一张CPP,旨在加快治疗严重或罕见疾病新药审批,去年扩展至涵盖所有新药。卫生署助理署长(药物)陈凌?昨称,机制至今收到逾110间药企,共逾400个查询,本月起将??u出申请前会面谘询服务以提升处理申请效率(见另稿)。 ??
暂11款药循此注册 5纳药物名册
纳入医管局药物名册的药物须先在港注册,而医管局药物名册分为通用药物、专用药物、获安全网资助的自费药物及不获安全网资助的自费药物。目前有11款药物透过「1+」机制注册,当中5款已纳入名册(见表),另两款有待医管局建议委员会5月审议。
肠癌血红素尿症病人料年省12万
崔俊明表示,一款治疗「阵发性夜间血红素尿症」的口服胶囊今年1月纳入名册并获安全网资助,使用该药的自费病人每年可节省12万元,预计每年15名病人受惠。崔续称,该款药物在成本评估小组的谈判后降价30%,并触发药厂自行对同一适应症的另一药物降价37%,预计每年节省2200万至2400万元。
财赤下减浪费 配药最多24周
另外两款用于治疗「转移性大肠癌」的药物去年10月纳入药物名册,列为专用药物,即收取标准药费15元。崔俊明称,去年10月24日至今年2月25日已有301名患者受惠,每名病人每年所省药物开支可达12万元。公帑开支方面,两款新药价格经谈判后约下降35%,预计节省1503万元。
崔解释,部分药物以往因无竞争,药厂定价较贵,现时「1+」机制让内地和海外药物加快在本港注册,进一步加强药厂间竞争,从而降低药价,强调好药港药可让病人有更多选择。
不过,崔俊明承认财政赤字下加快引进新药势必增加药物开支,会采取措施减少浪费。医管局昨起实施配药新安排,每次最多只向病人配发24周药物,以减少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