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地接生与死神搏斗 义医见证生命可贵 获救孕妇笑容化动力 工作中反思战争殃民(组图)

发布 : 2025-5-12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在也门胡班母婴医院服务的3个月,无国界医生义工甄羚(Carrysa)每月平均协助接生550个初生婴。她用平板电脑展示今年1月1日在塔伊兹接生的BB照片,她拿平板的姿势,犹如再抱?这名「元旦宝宝」,眼角露出喜悦。(杨柏贤??o?J??



无国界医生自1986年起在也门展开应对人道危机工作,其中在第三大城市塔伊兹于9年前租用楼高5层的酒店,改建并营运这间胡班母婴医院。图为医院的一间手术室。(受访者提供)


【明报专讯】死神在战火纷飞的也门徘徊,坐落在当地第三大城市塔伊兹(Taiz)、距战线仅6.5公里的胡班母婴医院,每日重复上演生死搏斗。曾有孕妇催生5天仍无法自然分娩,送往医院紧急剖腹,发炎导致满腹脓疱;胎儿尚未呱呱堕地,已伴随心脏停顿的母亲一同离开尘世。「可能你会问能够拯救多少人,但每个生命均宝贵,至少我在最需要的地方支援……」负责接生的「无国界医生」义工甄羚(Carrysa)继续缝合孕妇伤口,作为死者埋葬前最后一点心意。

缝合死者伤口 作最后心意

也门武装冲突逾10年,公营医疗系统名存实亡——医护遭欠薪、黄昏后深切治疗部无医生,连药物及仪器亦欠奉,「病人自行买尿喉,再由医生协助插喉」屡见不鲜。然而,无国界医生在塔伊兹将一间酒店改建而成的母婴医院,自9年前起在这战火蹂躏国度,为5岁以下儿童及高风险孕妇燃点希望。而曾在屯门医院担任妇产科医生8年的Carrysa,去年辞掉原有职位,踏足也门延续使命,在该母婴医院驻院3个月。

Carrysa驻院期间,每月平均协助接生550个初生婴儿。纵然有个案让人伤感,但更多的个案令人鼓舞。她忆述,曾有一名25岁孕妇分娩后现妊娠毒血症、心脏衰竭,肚内及肺部积水妨碍呼吸,幸获医院免费提供氧气及药物治疗,两个星期后得以逃出鬼门关。Carrysa说,孕妇的笑容、亲吻医生双手,对当时不谙阿拉伯语的她而言,点滴化为工作动力,「很多事情难以言喻」。

为人父母均盼婴儿健康成长,但战地里高昂的医疗费令这种期盼变得奢侈,在这里,产前检查不是理所当然,惟延迟治疗往往导致胎死腹中成为常态。有孕妇在怀孕初期无产检,临盆前送院才发现怀有双胞胎,其中一个体型较小、头骨不齐全。母亲要求抱?出世便夭折的婴儿道别,让Carrysa不禁反??o?J??「任佾x??争最终受害的都是人民」,有别于本港医院位置近、医疗服务好,若也门有足够资源供孕妇产检,或许该名孕妇有更多医疗选择、更好的结果。

自幼立志服务弱势社群,Carrysa曾随其他组织走访塞拉利昂及冈比亚提供支援,「发生冲突的地方往往最有支援需求」。她驻也门期间,除要在母婴医院随时候命,下班后还忙于写报告,冀改善医院运作流程,工作量不比在香港公立医院时少。为安全起见,所有人员每周仅一至两次到超市买物资,其馀时间均需留在医院。

「冲突地方最有需求」

作为唯一由外地派驻母婴医院的妇产科医生,Carrysa尝试融入伊斯兰文化,有男性在场就会戴头巾。也门奉行传统父权文化,她称孕妇接受手术前,需获丈夫、父亲或兄弟等家中男性同意;医生会适时安排提早签署同意书,以免家属路程太远而错失治疗时机。

在当地接生过千婴儿,Carrysa形容每个新生命在她心中具同等分量。今年元旦期间,曾有胎儿在生产过程中心跳变慢,但其首次怀胎的妈妈的子宫颈仅扩张4厘米,未达可分娩的10厘米水平;为免胎儿闷住窒息,医院改而为她剖腹分娩,顺利诞下塔伊兹的「元旦宝宝」,母子平安。Carrysa受访时用平板电脑展示当时BB的照片,她拿?平板的姿势,犹如再度接生这名宝宝般,眼角露出一丝丝喜悦神色。

明报记者 施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