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船湾淡水湖(图)是香港第二大水塘,亦是全球第一个在海中兴建的水塘,水塘容量达2.3亿立方米。

(表一)



万宜水库

(图c)
【明报专讯】香港的食水供应可靠且廉价,「制水」是长辈口中的「想当年」。东江水1965年起供港,特首李家超说「从此香港水源丰足,不再有缺水之忧」。东江水现占本港食水供应七成至八成,内地城市发展令食水需求增加,会否影响香港的水供应?
香港食水供应Q&A
Q:香港各类供水成本是多少?
A:(表一)
Q:为何说香港水费是「全球数一数二的低」?
A:根据国际水协会的资料,以每100立方米饮用水量计算,2021年上海的水费需要279元(港元,下同)、北京447元、澳门661元;韩国首尔361元、日本东京1112元,法国巴黎2220元,而本港只需262元。
据水务署,2023/24年度,包括16%毋须交水费的用户,290万住宅用户的每月平均水费为44元;水费及排污费仅占住户每月平均开支的0.3%。
■现有水源
香港是拥有安全食水供应的城市,水务署负责供水和为水质把关。目前本港供水系统主要有3个分支:
东江水
东江的源头在江西省,是珠江3条支流之一,自东北向西南流入广东,再经70多公里路程输入香港。东江亦是广州、河源、东莞、惠州和深圳等地的主要供水水源,加上香港,共4000万人受惠,支撑整个珠三角区域发展。广东省对东江水资源实行分配制,并按水资源分类总量对流域水量实行全年调整,以确保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合理及高效利用。
东江水的综合开发利用率达38.3%,非常接近国际标准40%的合理开发上限。俗称「西水东调」的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2024年1月完成,从西江佛山段?x??至大湾区东部,每年供水可达17.08亿立方米,并可为香港提供应急备用水源。
发展局长甯汉豪2025年3月底表示,水资源的可持续管理与高效利用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香港会继续与大湾区各城市合作建立「数字水务湾区」,??u勾x??务高质量发展。水务署2024年6月成立数字水务办公室,积极??u勾x??慧水务基础建设,包括自动读表、智慧水压管理、使用遥感器全面网上监控供水系统表现、智能侦测故障等。
集水区储水
雨水由天然河流和?x??道汇集至水塘储存,整个收集雨水范围为「集水区」。香港约三分之一的土地被划为集水区,且被划定为郊野公园,受《郊野公园条例》保护。港九新界共有17个水塘,总储水量5.86亿立方米,其中最大的万宜水库(图)容量为2.81亿立方米。由于每年降雨量不稳定,本地积水量可相差约2亿立方米不等,如2016年集水量达3.85亿立方米,2021年则减至2.02亿立方米,相差1.83亿立方米。
海水?厕
1950年代后期香港已广泛使用海水?厕,每年可节约3.2亿立方米食水,相当于全港约两成总用水量。目前海水?厕覆盖全港约85%人口。
拓新水源
海水化淡
海水化淡是不受气候变化影响的水资源,相关的逆渗技术日趋成熟,成本逐渐下降。将军澳海水化淡厂第一期(图c)2023年12月启用,最高可提供约5%额外食水供应。发展局长甯汉豪2024年2月发文表示,利用逆渗透技术生产食水使用较多能源,成本较高,故海水化淡不会取代本地集水和东江水。
循环再造水
水务署积极??u展由中央系统供应循环再用水,即再造水(经污水处理厂处理的排放水)、重用中水(从浴室、洗手盆、厨房洗涤盆和洗衣机等收集并处理的水)和回收雨水,在临时淡水?厕地区及内陆新发展区(如新界东北)作非饮用用途,既可节约淡水资源,也可减低对环境的影响。
石湖墟再造水厂2024年3月启用,向上水及粉岭部分地区供应循环再用水作?厕用;待古洞北和粉岭北新发展区全部用户入伙后全面投产,估计供应再造水,每年可节省约2200万立方米食水。
水务署的目标是循环再用水和海水?厕覆盖率由85%增至90%。
■知识增益
价低致浪费 建议检讨水费
政府多年来??u动珍惜食水计划,包括「惜水学堂」、「齐来悭水10公升」计划等。特区政府早于2017年的《施政报告》提出节水目标,并以2016年人均耗用食水135立方米为基准,期望最早于2030年减少10%至121.5立方米。不过,港人近年耗水量不跌反升,2022年人均食水用量达145立方米。
香港的水费自1995年2月至今维持不变。水务署前总工程师陈树培2024年撰文称应尽快检讨水费,指出因水费长期偏低,扭曲供求关系,造成食水浪费。水务署长黄恩诺2025年4月强调,水费关乎民生,订价须小心,又称有谘询用水量较大的持份者,大部分业界理解应调整水费,但希望加价能循序渐进。
■模拟试题
顾问教师:陈志华
(1)参考资料,解释输入东江水对香港整体社会的重要。(4分)
(2)「增加水费是维护可持续水资源的最有效方法。」参考资料及就你所知,解释你的看法。(6分)
■参考答案
(1)输入东江水对香港社会民生及经济发展均很重要。民生方面,参考资料,东江水占本港食水供应约七成至八成,虽然本港具天然雨水供应,但因每年降雨量不稳定,水塘积水量可相差约2亿立方米不等。相对而言,东江水的供应稳定,可确保香港市民有稳定的食水供应,不会出现制水等情?,有利社会稳定。经济发屾x??面,食水供应稳定有利农业、渔业、饮食业及建筑业等不同行业发展。参考资料,香港于1960年代曾因旱灾??u行「制水」政策,大量农作物因而失收,养渔业亦损失惨重,更影响建筑业,如曾有企业铤而走险用咸水建屋,社会因制水而影响经济发展。香港政府向广东省购买东江水,可提供稳定的水资源,有利社会各行各业发展,有助经济增长。
(2)同意
我同意增加水费是维护可持续水资源的最有效方法。
参考资料,香港水费自1995年2月至今不变,是全球水费数一数二低廉的地方。不过,香港没有丰富的天然水资源,政府多年来水资源支出不断增加,需向广东省以每年约50亿元购入东江水,才能有稳定的食水供应。
资料提及,东江水的综合开发利用率达38.3%,已接近国际标准40%的合理开发上限,而东江水除供应香港以外,亦需供予整个珠三角区域人民。资料中水务署前总工程师陈树培提及,由于本港水费低廉,市民从家居生活用水习惯,很易滥用食水。
因此,我认为增加水费有利改变市民的用水观念,以经济诱因促使市民减少浪费食水,有助未来水资源可持续。相对加强教育及宣传而言,资料提及政府多年来??u动多项珍惜食水计划,但港人耗水量却不跌反升,从中可见增加教育及宣传的成效不彰,增加水费能更直接影响市民的用水意愿,减少浪费,有助水资源的可持续性。
不同意
我不同意增加水费是维护可持续水资源的最有效方法。
参考资料,虽然香港人近年耗水量不跌反升,而本港的水费已多年没有增加,有人认为增加水费能直接减少市民浪费食水,是最有利维护水资源可持续性的手段。不过,我认为就维护水资源的可持续性,增加水费效果短暂,并非最有效的方法。
参考资料,政府近年积极改善硬件,开拓各类水资源,如兴建海水化淡厂、启用石湖墟再造水厂等,以??u动可再生及循环再用水资源。另外,资料提及政府改善智慧水务基础建设,如设自动读表、智慧水压管理等,以减少水管爆裂,避免浪费食水,这些措施有效维护水资源的可持续性。
相对而言,增加水费只属短期有效措施,虽然可以短暂促使市民减少浪费,但时间一长效果会减少,市民或在适应加费后便不再珍惜用水。改善硬件如建设智慧水网、增加各类供水渠道等,则是长期有效、可彻庾x??善水供应,并对水资源可持续有裨益的措施,因此我认为增加本港水费,不是维护水资源可持续性最有效的方法。
(本网发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评,旨在指出相关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错误或缺点,目的是促使矫正或消除这些错误或缺点,循合法途径予以改善,绝无意图煽动他人对政府或其他社群产生憎恨、不满或敌意。)
[智学公民 第1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