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被带走调查的少林寺住持释永信(右五)今年2月造访梵蒂冈,与时任教宗方济各(右四)会晤,谈及跨宗教合作推动世界和平、可持续发展等议题。(欧亚中心)

释永信(左四)去年11月到访欧洲议会,与多斯塔尔(右四)等欧洲议员会晤。(欧亚中心)
【明报专讯】河南少林寺住持释永信受查消息震惊各界,中国佛教协会昨日公告,收到河南省佛教协会报来《关于注销释永信戒牒的报告》,同意注销释永信的戒牒。根据内地相关规定,被注销戒牒(俗称开除僧籍)即开除出和尚队伍,也等于失去担任教职资格,换言之释永信已被「双开」、逐出少林寺山门。内地传媒披露,河南政府部门已接管少林寺管理事务。
佛协斥损形象 注销戒牒
少林寺管理处前日通报,释永信涉嫌刑事犯罪,挪用侵占项目资金寺院资产;严重违反佛教戒律,长期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并育有私生子。目前,释永信正在接受多部门联合调查。中国佛协称,释永信的所作所为性质十分恶劣,严重败坏了佛教界的声誉,损害了出家人的形象,中国佛协坚决拥护和支持对释永信的依法处理决定。
中国佛协宣布,根据有关规定,「我会同意对释永信(俗名:刘应成)的戒牒予以注销」。
释永信此前除了是少林寺方丈,还担任河南省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等公职。根据规定,在戒牒被注销前,相关职务也被撤销。由此,16岁出家、现年59岁的释永信变回刘应成。
河南当局5月驻少林
综合「财新」、《经济观察报》等报道,释永信上周五深夜被河南新乡警方「叫走」。释永信今年2月农历新年前后出国访问(见另稿),归国后即被限制出境并接受主管部门约谈,但仍能在国内自由活动。有释永信弟子向媒体透露,少林寺已经被政府接管;少林寺公众号也开始清理有关释永信的文章。报道提到,当局5月左右派人以「少林寺管理处」的名义常驻少林,新机构成员主要来自郑州市和登封市的宗教局、统战部。
商业估值数十亿 港分支无人接听
释永信作为中国首个拥有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僧人,1998年成立河南少林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始围绕「少林寺」的IP发展其「少林商业版图」,估值至少数十亿元(人民币,下同),至今在内地拥有795个注册商标,涵盖地产、珠宝、教育、娱乐、服装、食品、灯具、餐饮、住宿等不同行业。释永信一度实际控制多达18间企业,其核心为2008年成立的河南少林无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对外投资包括制造业、文化、旅游、地产、金融等多个领域,注册资本一亿元。
少林寺在香港亦设有分支机构「少林寺文化中心」,由少林寺第34代俗家弟子释延荣负责。据官网介绍,少林寺文化中心最近一次活动是3月在圣公会主恩小学举行「少林功夫进校园」表演。本报昨致电该机构无人接听。
内地近年强化宗教事务治理,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年初出席全国性宗教团体负责人座谈会时指出,要加强宗教事务治理法治化,要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教,提升宗教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