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借记卡被盗用没接短讯 多市华汉无辜蒙受损失呼冤(组图)
发布 : 2025-7-29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李奇发现自己的银行帐户上有可疑交易出现,他立即向银行报告,但还是未能阻止钱被划走。(事主提供)

李奇上谷歌搜索,发现其中一个收款机构是一家票务公司。(事主提供)
【明报专讯】多伦多市一位华裔市民的银行借记卡(Debit Card)被人在美国盗用,他虽然立即报告银行,银行方面也将旧的银行卡作废并承诺要进行调查,但有职员表示,那被盗刷的2100多元有可能不会返回失主。
这位自称李奇(Ricky)的华裔市民向本报表示,他的收入不高,近期因为要搬家,对现金馀额也就特别关注,要精打细算用好每一分钱来预付新房租。
「上周六(26日)凌晨5时左右,我还在为现金流的事情发愁,所以就通过手机APP上网查看我的某银行帐户,以确定交完房租后我还剩多少生活费。结果就发现支票帐户上多了好几笔即将完结的交易,不知从何而来。」
根据收款方的名字,李奇上网查询,「这些可疑的交易,首先是有人向维基百科捐了5元,然后两笔203.11元和444.96元,分别给了两个我完全不知道是什么的机构。之后830.78元和623.08元,是给了美国特拉华州(Delaware)一家名为Freeman Arts Pavilion的公司,我后来查到是一家票务公司。这些全都不是我的花销。前前后后总共被划走2106元左右。」
5个可疑交易全没短讯提醒
李奇立即拨打该银行的服务热线报告这一情况,接线员表示立即暂停客户的帐户。这时李奇又意识到一个新问题,他给自己的这个帐户设定的是,「该帐户发生的任何交易,都会给指定的手机发去提醒短讯。」
据李奇称,「这5个可疑交易都没有给我发来短讯。如果在第一个可疑交易发生时就见到短讯,我就会立即联系银行,也就不会有后续的损失了。」
到了周六下午,李奇发现虽然他已经报告上述交易可疑,但所有交易都还是完成,2100多元从李奇的帐号上划走。他只好又跑去银行亲身讨要一个说法。
银行职员在接受李奇报案时,询问李奇是否将自己的银行卡信息透露给其他人。李奇表示,「我一个单身人士没有妻子,银行卡资料还会告诉谁?只可能是被人盗用了,我只是奇怪我的银行卡信息是怎么丢失的。」
但令李奇感到惊讶的是,柜员听完李奇的讲述后,只是把出问题的银行卡剪烂,给了他一张新卡,并对李奇的投诉开设一个卷宗号,表示银行方面会进行调查,大概需要15个工作日。
李奇称,「他们既没有仔细听我讲述过程,也没有承诺会追讨回那2100多元。这么一笔款对我这样的低收入人士来说是很大的数目,现在钱很可能回不来,我只好问家人先借债度日。」
本报已就此事去信这家银行询问,并向加拿大银行服务及投资申诉专员办事处(OBSI)反映该情况,希望能获得指导意见。至截稿时为止还未收到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