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试巡隧道 港铁称快人手六成(组图)

发布 : 2025-10-24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港铁6月底起于东铁线金钟站至会展站1公里隧道段内测试以无人机协助巡查轨旁设施,昨向传媒示范无人机巡查过程,模拟图中黄黑格的长方板为外来物(图),无人机经过时会在附近停下,拍照记录。(邓宗弘??o?J??



后台实时收到无人机拍摄的影像后,发现影像与资料库的有出入,即时以红框标示异常位置(图)。(港铁提供)



港铁昨亦示范以无人机设置红闪灯,两架载有红闪灯的无人机分别按指示飞行至隧道内10米(前方)及40米(后方)位置,降落后持续闪烁,以标示两机之间为施工范围。(邓宗弘??o?J??



港铁正使用3架无人机做测试,无人机配备激光雷达 (LiDAR)用于定位,并配有3组镜头,包括1200万像素拍片镜头、4800万像素广角镜头及热成像镜头。(邓宗弘??o?J??


【明报专讯】港铁年初获批政府「低空经济监管沙盒」,研究在铁路隧道应用无人机,6月底起于东铁线金钟站至会展站1公里隧道段,测试以无人机协助巡查轨旁设施及设置红闪灯标示施工范围,发现以无人机巡查1公里隧道仅需少于10分钟,为人手时间约三分之一,设红闪灯速度亦较人手快一倍。港铁称会继续测试以建立数据库,训练无人机追踪轨旁设施状?,形容日后无人机与人手巡查「相辅相成」,12月完成半年测试后会再检视成效及规划未来应用。

港铁现时每晚收车后会在「黄金两小时」进行约250项工程,包括铁路设备维修保养、建新铁路项目等。港铁获批沙盒后与交控科技(香港)有限公司合作,测试收车后应用无人机「超视距飞行」,即无人机毋须人手操控、在操作员视线外自动执勤。

港铁车务工程服务及创科总管陈庆强称,由于隧道内未能接收卫星导航,故港铁利用载有激光雷达(LiDAR)的无人机,每次飞行时扫描环境收集点云(Point Cloud)数据构建飞行地图,点数愈多定位愈准;团队再以数据制订飞行路线,操作员后台按掣,无人机便会起飞按路线执行任务及回程。

倘察外来物 即时通报拍照报告

今次港铁测试两个应用场景,首先是巡查隧道轨旁设施。陈庆强称现时港铁每两三日便派人目视巡查,一般至少两人同行,检查每公里隧道约需30分钟;若以无人机巡查则毋须10分钟,无人机会透过热成像、广角及影片3组镜头拍摄环境,再与资料库影像比对,如有异常后台系统会以红框标示位置,无人机会停下拍照并生成报告。

陈称截至9月,团队已做逾200次飞行测试,蒐集逾万张影像,初步已建立无人机AI飞行管理平台及巡检数据资料库,正训练系统辨识需检查的部件。他相信无人机可方便人员毋须再用升降台也能检查难接触的位置,如天花漏水或石屎剥落、通道门有否关好,亦能辨识部件位置是否正确及有否外来物等。

不过,港铁昨向传媒示范以无人机巡检时,有无人机经过外来物时「飞过龙」,未及时停下。港铁2021及2022年曾发生广告灯箱组件移位及隧道旁金属护栏移位致甩门及出轨事故,被问到无人机检查准确度及局限,陈称需完成测试后再评估,强调仍在训练无人机。

设闪灯划施工范围 无人机快逾倍

另一测试场景为在隧道内设红闪灯。两架搭载红闪灯的无人机飞至指定位置降落,持续闪烁以标记施工区。陈说设置红闪灯是在隧道施工的必要步骤,以防有人闯入,以往靠员工以每秒1米步速到指定位置设灯,隧道长故需时久,无人机每秒可飞约2.5米,设置时间快逾倍,亦省人手。

冀善用黄金两小时 「非完全取代人手」

陈庆强称,两测试场景均为固定、重复性高及人手耗时的工序,冀引入无人机后可更专注维修工作,善用「黄金两小时」,并有助港铁制订更针对性的维修保养。他强调并非以无人机完全取代人手,12月完成为期半年测试后会再分析长远如佾x??用。他透露正筹备向政府申请将测试延伸至上水站特定露天段,以探索更多无人机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