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屿径塑木修建 山友:不足两年失修 水土流失栏杆梯级间现罅隙 关注组促用天然物料(组图)

发布 : 2025-10-26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郊游径石屎化关注小组成员今年9月13日发现大屿山东北面一段塑木山径近山顶部分梯级边泥土流失,栏杆基座外露。(郊游径石屎化关注小组提供)



关注小组亦发现大屿山花瓶顶近山顶部分梯级接驳位松脱。(郊游径石屎化关注小组提供)



大屿山东北面一段长约100米的山径以塑木修建,工程于2023年12月完成,完工不足两年已有部分路段杂草丛生,山径被掩盖。(冯凯键??o?J??



环屿径位于大屿山东北的一段行山径入口,位于欣澳道桥底下一幅护土墙附近,周围长满杂草,亦无指示牌,不易发现入口位置。(冯凯键??o?J??



大屿山东北段的环屿径以塑木预制组件修建,梯阶外框塑木,回填土壤。现场所见,部分梯阶土壤怀疑被雨水?走,凹凸不平。(冯凯键??o?J??


【明报专讯】政府在大屿山环屿远足径试用环保塑木预制梯级组件做改善工程,有行山客发现大屿山东北面一段山径2023年底完工后未够两年已失修,部分接近山顶的梯级边缘及底部泥土流失,与栏杆之间罅隙明显,另有栏杆基座外露及框架接驳位松脱等,担心影响路基。山径部分路段杂草丛生,几乎掩盖。郊游径石屎化关注小组认为,山径设计及管理不理想,塑木非环保物料现已见损耗,促日后避免使用非天然物料修建山径,减少影响自然环境。

明报记者 马耀森

废木废胶混合 物料不能回收

该段由土木工程拓展署修建的行山径长约1公里,连同另一段大澳虎山200米行山径,均试用环保塑木预制梯级组件,分别2023年12月及2022年10月完工,总开支约1700万元。该批塑木由本地一间初创企业供应,将废塑胶及废木压碎并混合制成复合物料,废塑胶及废木各半,曾被质疑因难将两种物料分离,难以回收再造,不适合用于郊外设施。

郊游径石屎化关注小组上月25日在社交媒体发帖称,成员经过大屿山花瓶顶时发现近山顶梯级边缘明显缝隙,部分支撑梯级金属支架外露,亦有塑木框架组件松脱。关注小组发起人、越野跑手曾小强称,成员9月13日于该段行山径发现近山顶一段失修。他说,雨水是山径最大敌人,该段两旁无排水设施,估计早前连场暴雨,加剧雨水?刷。梯级以塑木建造,框架中间填充泥土,下雨时吸收大量雨水,故山径两旁及基座底部均见泥土流失。他说若用手作步道方式修建山径,以石块或木板代替会更耐用。

发展局层称可防水土流失

新设计优于传统做法

曾小强称该段山径完工至今不足两年已明显失修,若其他路段均以塑木建造,长远需经常保养维修,不符成本效益。发展局去年3月于社交媒体发帖称,相比手作步道,梯级组件设计更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为保障行山客安全,确实有需要在山势陡峭及泥土松散路段加建扶手。

小组另指出,该段行山径部分路段杂草丛生,几乎把山径掩盖。接近欣澳道登山入口连接护土墙,没有路标或指示牌,小组成员乱试乱走才找到入口,认为管理质素欠佳。本报记者10月6日到场,发现接近山顶一段山径仍被杂草遮掩,两旁不少树木疑在早前风暴吹袭时倒下横?山径。成员又发现栏杆周围疑被雨水?走的泥土已被重新填满,但部分梯级框架接驳位松脱,另有梯级填充的泥土疑被雨水?走,令梯级边缘较高,并不平坦。至于行山径入口则位于竹篙湾公路以下护土墙尽头,没有指示牌,入口位置为铁闸,周围杂草丛生。

土拓署:无整体结构受损

土拓署表示收到本报查询前(9月28日)已派员视察,发现该段山径并无整体结构损坏,惟在大屿山东北面花瓶顶位置有个别梯级破损及有过长杂草。署方在个别破损位置正做修复工程及清除杂草,让路段清晰可见。署方又称会持续就山径修筑方式,包括采用物料,与相关政府部门及不同持份者沟通,并检视以现时梯级组件建造行山径成效;现阶段环屿径涉及以环保塑木预制梯级组件的山径改善工程已完成。

(城市保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