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关税政策,令加拿大需要拓展更多海外市场。
【明报专讯】美国总统特朗普在5个月内两度终止与加拿大的贸易谈判,前加拿大外交官、前亚太基金会行政总裁贝思德(Stewart Beck)日前撰文,建议加拿大适当地使用中国作为对冲,以对付特朗普。
贝思德在《环球邮报》撰文说:「我们必须捍卫《加美墨协议》(CUSMA)所涵盖的内容,美国占我们出口总额的75% 。但贸易谈判在近期被终止表明,即便是我们最佳的外交努力,也无法保护我们。因此,这就是对冲策略的用武之地,你毋须放弃主要立场,但可通过构建替代方案来规避风险。」
对峙间错失电动车技术市场
「汽车制造商Stellantis早前宣布,计划将Jeep Compass车型的生产从宾顿市迁至伊利诺伊州,这将使多达3,000个加拿大的工作岗位面临风险。该公司将原因归咎于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当美国的保护主义继续挤压我们的制造业根基时,我们的备用计划是什么?」
他指出,加拿大在近年来与中国全面脱钩,已造成了巨大破坏。在加拿大与中国对峙期间,中国已悄然占据了决定行业未来走向的技术领域的全球领导地位。中国企业现主宰了电动车电池,控制了关键矿物加工,并在制造规模方面领先。
他写道:「我们的回应呢?为了声援华盛顿,我们对中国电动车的进口徵收100%的关税。结果呢?特朗普仅仅因为一则电视广告就叫停贸易谈判,Stellantis将生产线迁往美国。中国的电动车技术在我们缺席的情况下继续发展,美国的关税却在迫使我们的汽车产业向国外流失。」
「我们现应向汽车行业的高管、工会领袖和省级政府提出具体的问题:与中国的战略合作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我们将面临哪些风险?还有哪些替代方案?与其条件反射式地予以拒绝,不如给利益相关者6周时间来评估具体方案,然后公开汇报。」
贝思德在其外交生涯的早期,曾在上海和台北工作。他写道:「在上世纪90年代末,我身在上海,当时通用汽车的第一间合资企业开始组装Buick Regal。根据中方要求,到第4年,40%的零部件必须在本地生产;在10年内,100%的零部件必须在本地生产。西方的企业为了进入中国市场,遵从了要求。结果呢?中国学习了我们的技术,发展了自身的能力,最终超越我们,尽管这离不开政府补贴。」
「与其直接阻挠中国电动车的进口,不如像他们当初与我们谈判那样,建立合资企业,将中国电动车技术引入加拿大。合资企业的条件可参照他们之前的策略:在3年内,40%的零部件必须在加拿大生产;在5年内,60%的零部件必须在加拿大生产。合资企业应涵盖电池、电动传动系统和先进电子元件,最重要的是,坚持技术转让,这正是中国当初向我们提出的要求。」贝思德认为,这并不局限于电动车,无论是关键矿产、人工智能还是绿色技术,均可采用这方法来与中国开展战略合作,而不是本能地将之拒之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