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模型博物馆广州馆早前揭幕,馆内展出2023年深港城市建筑双年展的系列模型。(林迎??o?J??

博物馆所在的广州设计殿堂,本身是建筑师何镜堂的作品。(林迎??o?J??

博物馆展出上海中华艺术宫的剖面模型,让观众更易理解其结构。(林迎??o?J??

香港建筑师严迅奇设计的广东省博物馆模型。(林迎??o?J??

【明报专讯】大湾区有不少著名建筑师的作品,但这些建筑分散各处,有些地处偏僻,有些不能随便接近,最新开幕的建筑模型博物馆广州馆,汇集300多件建筑模型,精选大湾区、全国乃至国际的建筑作品或设计图,建筑设计专业学生及爱好者可「一站式」大饱眼福。
明报记者 林迎
2019年建筑模型博物馆上海馆开幕初期曾「一号难求」,事隔6年其「姊妹馆」广州馆于今年9月开幕,面积2100平方米,比上海馆更大。作为同样以建筑模型为主题的先锋艺术馆,广州馆以湾区建筑及湾区设计师作品为主轴,以「MODELS」为设计理念,既有「模型」之意,亦是展览的六大主题:纪念碑(Monument)、绿洲(Oasis)、密度(Density)、大地(Earth)、连结(Link)、岭南(South),展出模型涵盖城市地标、基础设施、乡村活化改造项目等各类建筑。
广州馆位于广州白云「设计之都设计殿堂」3楼,设计殿堂本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名誉院长何镜堂的手笔。何镜堂是建筑模型博物馆广州馆学术委员会主席,馆中有不少其作品草稿、设计图和模型,最著名的是中华艺术宫(即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再现二十四节气篆字铭文与「新九州清晏」屋顶花园等细节。馆中还展示他在大湾区的其他作品,包括广州南沙民心港人子弟学校、海心桥、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深中通道西人工岛建筑景观工程、前海博物馆等。
展览的室内设计由「源计划建筑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何健翔操刀,将整个组合空间视作能体现岭南特色的「微都市(micro-urbanism)」体验,用4种岭南传统居住空间类型:围屋、竹筒楼、院宅和园林,经抽象和现代化演绎,成为4个分厅中的「内建筑」,植入独立装置和屾x??,亦保持原有建筑空间特色。
香港建筑师严迅奇也是该馆学术委员会成员,观众可见到他设计的广东省博物馆模型。若错过2023年在深圳南头古城举办的「春景梧桐」深港城市建筑双年展,博物馆也有全套模型供重温。馆中亦设有3D互动装置,将知名地标如广州塔等「分拆」为一块块部件,参观者有如玩「俄罗斯方块」,以手机将每块部件旋转、摆放至目标位置,「砌」成属于自己的建筑。博物馆将会举办主题讲座、教育研习等活动,传播建筑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