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马纳留院5日,虽检回一命,但心脏损伤严重,目前心脏射血分数仅剩35%至40%,已发展为心力衰竭。
【明报专讯】缅省居民罗马纳(Haimana Romana)3年前因胸部剧痛而到医院急症室求医,却被延误诊治,家人将他送往另一间医院后,发现他出现心肌梗塞,于是马上为他治疗,虽然最后检回一命,但他的心肌则因延误治疗而受损,目前他正将第一间医院告上法庭。
2022年7月10日,罗马纳(Haimana Romana)胸部感到剧痛。他说,「那种痛无法形容,会痛得几乎要昏过去」,于是他前往医院就诊。
他先去温尼辟健康科学中心(Health Sciences Centre, HSC),在急诊分诊后被要求在等候区等待。据他回忆,当时做了心电图(EKG),并服用了一片阿士匹灵,但没有抽血检查。
2小时后,罗马纳的疼痛持续加剧,却无人前来处理。他说:「你坐在那里,心想自己可能会死」。
分诊人员却指他的心电图显示正常,但罗马纳表示,以他当时的极度疼痛,这是不可能。他意识到自己无法再等下去,决定去其他医院寻求帮助,于是他便「摇摇晃晃地离开了温尼辟健康科学中心」。
罗马纳与妻子驾车前往距离12分钟车程的圣博纳凡斯医院(St. Boniface Hospital)。到达急症室后,分诊人员再次为他做心电图,并进行了肌钙蛋白(troponin)血液检测。该项血检可用于诊断心肌梗塞,结果显示含量是正常上限的5倍。
到达圣博纳凡斯医院15分钟内,医生诊断他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STEMI),即冠状动脉阻塞,需要立即治疗。
罗马纳事后回想,如不是家人冒险把他送到另一间医院,他可能已经死了。
他留院5日,但心脏损伤严重,目前心脏射血分数仅剩35%至40%,已发展为心力衰竭。他曾经能骑单车20公里、跑5公里,现在就完全做不到了。
管理温尼辟健康科学中心的Shared Health发言人表示,不能就个别病例发表评论,但解释了急诊分诊流程。
发言人表示,患者在等候区会根据CTAS分级进行持续评估,如患者情况有变化,临床人员会相应调整评估频率。
CTAS评分从1至5,1为最危急、危及生命,5为最不紧急。罗马纳表示,他在温尼辟健康科学中心被评为2级,本应每15分钟进行生命体徵监测,并立即由医生接诊,但这并未发生。
STEMI心肌梗塞因冠状动脉完全阻塞导致血流中断并损伤心肌。心脏科医生拉博斯(Dr. Christopher Labos)指出,STEMI患者应在90分钟内接受血管介入开通阻塞血管。让患者等待并延误处理并不符合护理标准。
拉博斯表示,阻塞愈早解除,能保留的心脏功能愈多;延误愈久,心肌愈可能坏死,甚至永久丧失功能。
罗马纳已针对医院提出投诉,并计划将案件诉诸法院。他希望自己的经历能揭示急症室存在的系统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