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杂志有关蜂蜜农药含量的研究报告,指从全球多地取得的近200个蜂蜜样本中,有75%含杀虫剂。(美联社)


《科学》杂志周四发表一份有关蜂蜜农药含量的研究报告,指从全球多地取得的近200个蜂蜜样本中,有75%含有至少一款新菸硷类杀虫剂(neonicotinoids),一半含有超过一款,广泛程度令人吃惊。尽管大部分样本含量在欧盟的安全摄取范围内,但不排除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影响。欧盟下月将决定是否全面禁用这类杀虫剂。
北美八成半受污染 比例最严重
瑞士纳沙泰尔大学(University of Neuchatel)的研究小组,自2012年起广徵外游亲友捐赠世界各地出产的蜜糖给他们做研究,4年间累计蒐集6大洲数百款蜂蜜。研究小组对198个确定产地来源的样本,分析验测5种常见的新菸硷类杀虫剂含量,发现四分之三蜂蜜样本含有至少一种新菸硷类杀虫剂,在这些受污染样本中,三成含一款新菸硷类杀虫剂,四成半含两种或以上,一成含4至5种。受污染最普遍的地区是北美洲,占该区样本86%,亚、欧比例亦在八成。
「如摄取小量混合神经毒素」
报告显示,样本平均每克含1.8纳克(1纳克等于0.000001毫克)新菸硷类杀虫剂。虽然大部分样本的含量处于欧盟安全食用标准,但《独立报》指出产自德国、波兰的部分样本超标,而日本样本亦达安全水平上限的45%。根据报告,港人爱购买的澳洲和新西兰蜂蜜,多个样本含杀虫剂水平也偏高,内地3个样本也发现杀虫剂,但不及欧美水平。有份撰写报告的米切尔(Edward Mitchell)博士说:「发现使我们吃惊,因为含农药者覆盖很多偏远地区,包括海岛。」英国邓迪大学神经生物学专家康诺利(Chris Connolly)对世界「这么多地方这么多样本」有新菸硷类杀虫剂也表示「震惊」。
无参与研究的英国萨塞克斯大学生物学教授高尔森(Dave Goulson)指出,任何经常服蜂蜜者「如同摄取小量混合神经毒素」。他说:「在急性中毒而言,这肯定不会杀死他们,也不可能造成可衡量的伤害。我们不知道的是,是否有长远的、慢性的影响。」领导研究的分子生物学、昆虫学、生态学学者埃比(Alexandre Aebi)亦认同「低剂量的长远影响,乃至多种新菸硷类杀虫剂物质的鸡尾酒效应研究是重要的」。
世界107种主要农作物,逾九成都靠蜜蜂传播花粉繁殖,包括人类四分之三的粮食。研究指出,每克只0.1纳克的农药含量足以对蜂群等传播花粉媒介,构成重大影响。新菸硷类杀虫剂「比滴滴涕(DDT)要毒上4000至1万倍」,可损害蜜蜂的脑部、免疫系统和生殖能力,影响它们返回蜂巢的能力。今年6月联合国发表的报告直指,新菸硷类杀虫剂是蜂群近年锐减的原因。欧盟2013年禁止对吸引蜂儿的油菜等农作物使用部分新菸硷类杀虫剂,欧盟食品安全局下月更会决定是否全面禁用。
(英国广播公司/卫报/
法新社/瑞士资讯/新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