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控人为活动 复原亦需百年

发布 : 2019-9-06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关注


明声网温哥华 微信公众号
亚马逊连月大火摧毁大片雨林,巴西卫星观测数据显示,该国截至8月中已录得逾7.4万场火灾,较去年同期上升近八成半,是继2010年严重大旱以来最大规模的林火。由于火势依然持续,监察组织尚未能确认受影响面积。据《国家地理》报道,估计林火截至8月中已蔓延至近1.8万平方公里,相等于逾16个香港的陆地面积。

消费习惯可助保育

生态系统虽具有自我修复能力,惟学者估计,就算在严格监管人为活动下,雨林或需于本世纪末前才能回复原始状态。

港大地球科学系副教授卡普兰解释,雨林一般遇到伐林、火灾或转变为农田等干扰时,其生态系统需要数十年以至一个世纪才能再生,但前提是有保护措施配合,严格控制雨林的人为活动。以今次大火为例,假设未来气候不会出现重大变化,如延长旱季等,而且严格监管人为活动,他估计受损的生态系统或能于本世纪末前回复原始状态,但若每年持续有人放火或改变土地用途,则有可能永远无法恢复。

香港作为巴西农产品的消费者,甚至是当地牛肉最大的出口地,又可以如何应对亚马逊大火?卡普兰认为,标签产品原产地及提升供应链的透明度非常重要,让消费者意识到其选择对环境的潜在影响,甚至可以禁止进口破坏雨林的产品。消费者亦可购买对雨林友善的产品,例如获森林管理委员会(FSC)认证的产品、林荫咖啡(shade-grown coffee)等。后者是在果树下种植的咖啡树种,能够与树林共生,减低对生态系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