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建「国际消费中心」有利双循环
发布 : 2021-9-11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加关注
 明声网温哥华 微信公众号 |
《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方案》日前发布,使拥有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地位的北京,开启向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步伐,备乖碢注。
今年7月19日,国务院正式批准,上海、北京、广州、天津和重庆率先推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培育建设。如何定义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其实在2019年由商务部等联合出台的《关于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指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现代国际化大都市的核心功能之一,是消费资源的集聚地,更是一国乃至全球消费市场的制高点,具有很强的消费引领和带动作用。
据官方数据,近10年间,北京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稳步增长。2018年,北京人均GDP首次达到2.1万美元,达到发达经济体的标准。2008年至2017年,北京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连续9年位居全国之首。2020年,尽管受到疫情影响,北京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也达2177多亿美元。而在2020年全球城市排名中,北京与纽约、伦敦、巴黎、东京、香港、洛杉矶等城市,被称为新时代的「世界十大国际大都市」。由于持续改善营商环境,北京还连续两年在中国营商环境评价中排名第一。
北京市商务局长闫立刚日前表示,为建成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北京力争用5年时间,在国际知名度、消费繁荣度、商业活跃度、到达便利度、消费舒适度,以及政策引领度等全力提升。同时,将打造具有一批国际影响力的商业街区,形成「商业地标经济圈」;加大国际品牌引进,打造全球新品首发地,并鼓励本土原创品牌发展,激励老字号品牌的创新和多元化发展。
在方案中,包括消费新地标打造行动、消费品牌矩阵培育行动、数字消费创新引领行动等10个专项行动,如在消费品牌矩阵培育行动中提出,到2025年将吸引国内外品牌开设3000家以上首店、创新店、旗舰店,「北京老字号」店230家,打造10个左右老字号聚集区,孵化百个以上新品牌,推动北京成为「首商之都」。
据「选址中国」统计,至今年上半年,共有434家首店、旗舰店落地北京,超出去年全年首店入驻数量近25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