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间弥生新作空降M+(组图)

发布 : 2022-11-19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关注


明声网温哥华 微信公众号

《神经的死亡》:作品垂挂于3个楼层,观众可从不同楼层观赏。(冯凯键摄)



《南瓜》:放于M+地下大堂,比例和形状奇特,可与展厅内早期的南瓜模型对照。(冯凯键摄)



《圆点执念──渴望天堂的爱》:位于M+潜空间的展演空间,外部镜面空间高9米,中央镜房高近4米,房间四周放有黑白波点图案LED灯。(冯凯键摄)



巧妙局部:郑道鍊说《神经的死亡》布展过程不易,要用上小型蜘蛛式吊机,又要确保参观者的安全。(冯凯键摄)



「我永远的灵魂」系列:挂于墙上的「我永远的灵魂」系列画作,多绘于正方形底架,并无固定摆放方向,展示无畏的力量。(冯凯键摄)



《神经的死亡》1976年版:如同根茎盘缠,表现草间失去父亲和密友、疲累乏力的精神状态。(冯凯键摄)



重视连接:1960年代由草间设计的波点二人连体衣,带出她重视连接和集体的艺术价值观。(冯凯键摄)


香港M+首个特别展览「草间弥生:一九四五年至今」,除逾200件展品外,还有3组新作,其中装置《神经的死亡》和雕塑《南瓜》可于地下大堂观赏,毋须购票入场,故早前布展后,已有市民轮候与雕塑合照。抽样问其中一对夫妇:觉得雕塑如何?猜到南瓜何以歪斜吗?他们笑答认不出是南瓜,但觉瓜上的黄色和波点逗趣。

展览由M+副总监及总策展人郑道鍊与驻美独立策展人吉竹美香共同策划,二人在专访中,引介细赏新作的角度,以及93岁的草间弥生向观众传递的心意。

文:梁雅婷

镜面空间 延续圆点执念

「无限镜房」从来是草间弥生最抢镜的作品,这次不同一般密闭的镜房,草间先以镜面铺盖不规则空间,缀以悬浮气球,里面再有一间方形小镜房,恍若「镜中有镜」。吉竹美香三度策划草间个展,曾经有一个以镜房为主题,她解说草间镜房有不同类型,有的挂满LED灯如繁星密布,有的用圆点贴纸令家具消融。

今次新作《圆点执念──渴望天堂的爱》(2022)整个空间高9米,可归类为她自1990年代创作的「圆点执念」系列,为系列中最大规模。吉竹美香认为此装置象徵人体,打开我们对外界和自身内在的感知,错落的气球则像微观与宏观的宇宙。圆点是日月,是生命泉源,是置身点点星辰中的地球,「而两颗圆点,草间说过像两个人试图连接一样,这种相互连结很重要」。这件场域特定作品,需按M+潜空间有如地堡的结构设计,郑道鍊说草间自知高龄,在疫情前已减少出国,靠工作室团队作左右手。

于2019年,工作室已派员到M+大楼工地勘察。郑在今年9月赴日本时见到组件实物,至布展时才看到作品全貌。泰德现代美术馆馆长Frances Morris曾说草间有种管理疯狂(managing madness),这也是草间予外界的印象。郑道鍊表示,这次草间对展览主题和作品诠释持开放和尊重态度,具体表明自己的好恶,只有对展示方式,如某些作品摆放的间距或组合提意见,笑言「她非逢事必管(micromanager)」。

「神经」装置 注入色彩

另一新装置作品《神经的死亡》(2022)垂挂于3个楼层之间,代表神经系统。郑道鍊看成是植物或神话中的宇宙蛇;吉竹美香则想到森林。她说「神经」由工作室成员亲手缝制和绘画,如手工艺品,比镜房平实内敛。作品的旧版本是1976年的同名作,于展厅展出。那是约100米长的黑白「神经」,如缠结的藤蔓,看来较粗糙和留有缝纫线头,一角可见草间当年的签名。郑道鍊称,此作可说是展览主角(centerpiece)之一,因当时草间从美国回到日本不久,正历人生低谷,陷入抑郁泥沼,在翌年自愿搬进精神病院。「作品非常个人、如实地呈现她当时的精神状态。」新版本是M+委约作品,策展人最初提议了数个与草间近年创作意念相关的方案,双方磋商后决定更新旧作,草间更为此写了《致我死去的神经》一诗。

作品规模比原作大上数倍,多条鲜艳明亮的「神经」一扫旧作的阴沉,代表宇宙的爱流贯全身,让她重拾力量。郑说:「我不想推测她创作此作时的精神状态,但我有信心说,她是在向观众传递爱和希望的心意。」作品呼应她12年来创作的数百幅「我永远的灵魂」系列画作,系列标志其艺术语言由无限网、波点和南瓜,转向绚烂的具象绘画,配上诗意的标题,如《夕阳红光是我对活?之美的衷心请求》,展现她的精神追求,「近乎以非常纯真(naive)的方式,一再重申爱和希望的信息」。

吉竹美香记得,草间工作室里摆了许多南瓜模型,都是她未有机会制成雕塑的作品。另一于M+展出的一组两件新作《南瓜》(2022),有别于从前浑圆、芥末酱色的波点南瓜,她认为较具人类特徵,分别似高个子和矮胖子,「感觉它们会活过来,会变成大堂的亮点」。

《南瓜》一组两件:高瘦与肥矮

作品令人想到草间另一批貌似食肉植物或外星生物的软雕塑。观众若细看,可发现其中一颗圆点上有草间签名。展厅内,可见草间早期制作的6件小南瓜雕塑,近似在日本直岛效瞅的大南瓜,两者外形均与真实南瓜相差无几。而这次南瓜雕塑的奇特大小和比例,是郑道鍊前所未见:「揭示和突显了草间从不只是可爱、从不是为了可爱。人们会这样认为,但她其实在问更深层的问题:什么是完美、不完美?」与她探讨抑郁、自杀的作品并置,更理解她如何直面人生乖舛及缺陷,「驱使人们思考对完美和正常的假设及定义。人们可能被鲜黄色和圆点南瓜吸引,在底下实有更深的,对人性、自然和我们身处的宇宙的反思」。以往的南瓜雕塑通常较高大、放于户外。现场也有观众说道,在户外或与维港高楼有强烈视觉对比。

吉竹美香解说,因展览中已有两件大型装置,故安排相对小的雕塑来平衡。为引起更多观众回响,团队选址地下大堂,而非像野口勇的游玩雕塑般放在天台花园。

预告:郑道鍊和吉竹美香将在11月20日「星期日副刊」专访中深入展厅,介绍当中最难得一见的作品、草间被低估的创作时期,以及草间对灾害、战争、现代社会的思考。

「草间弥生:一九四五年至今」展览

日期:2022年11月12日至2023年5月14日

地点:西九文化区M+博物馆

票价:HK$240(特惠票HK$150)

网址:bit.ly/3NRh0pL

单人匹马 逐步改写艺术史

「关于草间,我一直告诉别人,她是单人匹马的,由她的创作生涯可以述说艺术史。」吉竹美香是艺术史学者,亦曾为多个日本艺术家策展,她将草间弥生置于亚洲战后艺术版图:村上隆有学者味道,熟知日本艺术史,用作品表现他眼中的日本艺术、历史和战败史;奈良美智的作品诉诸直观和情感,包含人世洞察,揭露内心私密处;李禹焕则是概念先行的韩国「物派」领袖和哲学家。

敢作敢为 推动女性地位

至于草间,她能驾驭绘画、雕塑、素描和展演等媒介,同时是精于时装和设计的创业家,「她是媒体大师,懂得媒体心理,譬如做令人震惊的展演、制造会被报道的场景(以宣扬反战及和平信息)。我估计在纽约某时期,她的报道比安迪华荷要多」。在展厅可以一睹她在纽约布鲁克林大桥、华尔街、地下铁站等地的偶发艺术活动摄影纪录。

1960年代,探索极简抽象的草间只身在美国生活,力抵当时主导艺术界的抽象表现主义,并投入反文化运动,成为社会解放代表,并为日本艺术家另辟新路。1973年回国时,她未被保守艺术圈接纳,经历人生低潮之际,却写过多篇小说甚至赢得文学奖项。

吉竹美香从研究中得知,1980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时期,出现一群被媒体称为「超少女」的艺术家,包括吉泽美香和大冢由美子等,而草间正是这波浪潮的启蒙,「草间是少数坚决推动女性地位的(艺术家),她是抵抗传统、决心和生存的象徵」。

6大主题 剖析逾70年创作路

草间弥生在亚洲及全球艺术界赫赫有名,郑道鍊说这次是她在日本以外、亚洲甚或是全球的最大型回顾展,「草间没有太多严肃的个展」,过往展览常围绕特定时期或某类作品,少有全面回顾其艺术历程。「因为这需要时间、资源和专业知识,不止学术或策展专业知识,这是其中一部分,也必须有其他知识,如藏品登记、修复、诠释。」

成M+首个特别主题展

整个展览中只有两件属M+藏品,其馀均是从草间、私人收藏和博物馆等30多个渠道借得,不少从未于日本境外展出。

吉竹美香抗拒「最大型」一词,但说展览开生面之处,在于用6个主题:无限、积累、全面连结、生物宇宙、死亡及生命的力量,剖析草间逾70年来的创作路。

以草间作M+首个特别展览的的主题,郑道鍊说并无悬念,因真正能代表20及21世纪视觉文化、享有国际声誉和影响力的亚洲艺术家名单并不长,「草间绝对是在名单的前列」。他认为香港观众多对日本文化感兴趣,而且香港是东西方交汇之地,会从草间的亚洲根源,以及欧美与日本经历中寻得共鸣。

疫下作品寄语勇敢面对

吉竹美香在疫情下审视草间的作品,说其中生存和治愈的题旨最能回应时代,「对世上大部分人来说,她的主题容易理解,对专家而言,又非常重大」。

郑道鍊冀藉展览提醒观众,不仅是草间的创作,艺术同样有治愈力量,「没有其他艺术家能以草间的方式表现此主题,我觉得这非常切身,期望能打动观众」。

草间于疫情所绘的一幅近作(今次亦有展出),如诗般的标题写道:现在我拥有艺术的力量/听见人间的狂乱/与天空云彩的回音/在人世的阴霾中/每天勇敢地面对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