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牧场纾「渔荒」 装备价高收益低(组图)

发布 : 2024-5-05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关注


明声网温哥华 微信公众号

「伶仃牧场」养殖平台将设于香港大屿山南面的珠海隘州岛海域,该处将建成珠海首个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园。图为展会参观者向珠海海洋发展集团了解该养殖平台的详情。(陈灏摄)



珠海海洋集团展出旗下养殖工船模型,采用自主设计的水体自然交换技术,与现有用水泵抽入新鲜海水到船舱内不同。(陈灏摄)



新型海洋牧场渔旅平台项目号称「媲美小型人工海岛」,除有大型养殖网箱,还有豪华上层建筑供旅游用途。(陈灏摄)


海洋渔业资源面临枯竭困境,中国近年提出耕海牧渔战略「向海要粮」。广东珠海上周闭幕的海洋科技展,智能化「海底池塘」、一条龙作业的养殖航母、融合式经营的渔旅平台,各种海洋牧场「重器」尽出,三大电讯商也提供物联网技术,让海上放牧更轻松。不过有业者表示,目前各地力推的海牧装备回本期长,市场效益不佳。倘无政府巨额补贴,海洋牧场能否持续发展值得关注。明报记者

飞机引擎的轰鸣不时传来,提醒观众现身处珠海机场。此处是著名的珠海航展所在地,不过这次人们参观的是首届珠海国际海洋智能科技展览会。踏入展馆,珠海市海洋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珠海海洋集团)与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实验室(南方海洋实验室)一左一右占据首排,两个展摊最显眼处皆以海洋牧场为主题。

珠海海洋集团展出深远海养殖工船、海洋牧场渔旅平台、桁架式养殖平台模型,吸引观众细看。该集团旗下海洋装备研究院研发的「伶仃牧场」(矩形柱稳式半潜养殖网箱平台)是其中一款智能桁架式平台,现场展出最大的「伶仃牧场4号」养殖水体可达24万立方米以上,设计寿命30年,能抵御50年一遇的台风,亦加入监控鱼群、水质的电子设备。

「伶仃牧场」系列位于香港南面珠海隘洲岛海域,「伶仃牧场2号」、「伶仃牧场3号」今年7月将启用,该处将发展成现代化海洋牧场「标准海」示范区。

至于中科院广州能源所与格力集团联手研发的「海洋牧场渔旅平台」(半潜式养殖平台),状如漂浮人工岛,底部网箱与海相连,整体可拖行,以太阳能/波浪能发电自给能源,兼营休闲垂钓、海上观光。养殖水体6万立方米的最新型号,造价高达1.5亿元(人民币,下同)。最早启用的「澎湖号」运作近4年,1.5万立方米的网箱最多可养鱼约300吨。

专家:每立方米造价逾千或蚀本

近年有关海洋牧场的市场效益备乖碢注,《中国新闻周刊》上月引述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装备工程技术首席科学家郭根喜分析,养殖系统装备每立方米造价1000元是临界点,倘若超过,经济效益就会很低,甚至蚀本。惟目前国内多数海洋牧场平台远超于此。

与企业或投资者共同开发、经营海洋牧场项目的万山发展集团工作人员表示,选址珠江口小万山岛北侧的养殖水体6万立方米「珠海琴」(半潜桁架式养殖平台),设计使用年限20年,基础预算约8000万元,乐观估计15年能回本。

远海牧渔难照料 展商称暂无法自动化

珠海海洋集团展位负责人刘先生则认为,相比养殖平台,养殖工船更接近海洋牧场的理念,可移动的特点使其养殖更多品种,比如随季节迁徙的吞拿鱼,赚取更高利润。该集团正建造的养殖工船更兼具旅游功能,可接待250人海上娱乐。

2022年投入运作的10万吨级「国信1号」是国内养殖工船典型,如可深海养殖的「渔业航母」,设有15个养殖舱,养殖水体近9万立方米,从养殖、捕捞到加工、装箱全自动化。不过它造价4.5亿元,每立方米造价逾5000元。

内地政府正鼓励发展远海养殖,海南也要在南海建西沙、中沙、南沙牧场,现场一些养殖平台的介绍中也提到可远海作业,但展摊负责人指尚处概念阶段。他解释称,目前技术远远做不到全自动养殖,投放饲料、观察鱼苗生长状况等日常工作依赖人手操作,大部分养殖平台也无生活设施,无法设立在远离海岸的位置。

电讯商推AI管理 物联网卫星助监水域

内地三大电讯商均力推海洋牧场智能化方案,透过物联网及卫星遥感光谱分析,将海洋牧场各种水质数据汇集到管理平台,再辅以AI技术判断水域现状。中移动在现场展示一套系统,据指正与广东阳江有关部门合作测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