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社交媒体上到处是骗子】科技专家教你四招减少被骗机会(图)

发布 : 2025-11-22  来源 : 明报即时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关注


明声网温哥华 微信公众号


【明报专讯】随著网上和社交媒体上的诈骗陷阱愈趋普遍,有科技专家提醒要避免成为受害者,就必须「限制信任」。

科技分析师李维(Carmi Levy)表示,虽然这与许多人认为「加拿大人的核心特质」——礼貌与信任——背道而驰,但要想不被骗,就必须步步为营,不要随便信任陌生人。

他说:「如果你不知道是谁打来、传讯息或寄电子邮件,千万不要接、不要回、不要理会。」

他说:「听起来很不加拿大,但只要你一回应,就等于告诉对方『这支电话有人在用』,未来这类讯息只会更多。」

李维分享几个防诈骗的实用建议:

首先是保持不信任:

李维说:「除非对方证明身分,否则一律不信任。」特别是突然来电、来讯时,更要提高警觉。就算对方自称是银行、保险公司或任何机构,也不代表是真的。

他建议:「问他们只有真正员工才知道的问题,逼他们先证明身分,才能进入你的信任圈。」

其次社群媒体少分享:

李维指出,大多数人在社群媒体上分享过多个人资讯,反而成了诈骗分子的资料库。

他解释说:「我们分享太多自己都没意识到的细节:住哪里、哪里长大、最喜欢的老师是谁……这些全都是密码安全提示问题的答案。」

诈骗分子会利用这些资讯伪装得更逼真,让你误以为他们是真的。

他建议,减少个人细节曝光、限制谁能看你的帐号、定期清理可疑好友。

他表示:「把那些看起来怪怪的帐号全部移除,就能大幅降低社群媒体被盗用的风险。」

他也提醒,尽量不要填写网路上的问卷调查,那些往往就是诈骗分子在蒐集资料。

还有跟亲人约定「暗号」:

李维建议跟最亲近的家人预先约定一个「家庭暗号」,以防电话那头是假冒的声音。

他表示:「大家都知道『孙子诈骗』:电话响,对方听起来很像你的孩子或孙子,说自己被抓了、受伤了、车祸了,急需汇钱。」李维说,「声音听起来很像,但其实不是。」

现在诈骗集团会用「声音复制」技术模仿亲人声音。有了暗号就能立刻分辨。

他表示:「事先跟家人约定一个暗号。接到可疑电话时问:『暗号是什么?』

如果对方答不出来,立刻挂电话。十之八九你的家人其实平安无事

他总结,要保持警觉、少说话、少分享、设暗号,用这四招能大幅降低被骗的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