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获评级历史建筑全保留 环团忧业主清拆牟利(组图)
发布 : 2025-1-12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加关注
明声网温哥华 微信公众号 |
新界北新市镇发展区内有22个获评级的历史建筑,包括属二级的沙头角白虎山麦景陶碉堡(图)。翻查资料,该碉堡建于1949至1953年,当时大量难民由内地来港,时任警务处长麦景陶下令在多个山头兴建碉堡,加强边境防卫。(古迹办图片)
【明报专讯】发展局上月底公布新界北新市镇(下称新北)和马草垄初步发展建议,未提及文物保育。局方上周回覆本报查询称,将全数保留发展区内22个获评级历史建筑,当中3个为二级历史建筑,其馀19个为三级(见表2)。有环团认为大部分建筑位于原居民村,属私人土地,纵获局方承诺亦难保在发展诱因下被业主清拆,倡政府收回土地作保育用途,发屾x??化深度游。
倡政府收地保育 发屾x??度游
翻查资料,该22个获评级历史建筑中,至少18个位于将获保留的21条原居民/认可乡村内。长春社高级公共事务经理李少文认为,有关建筑多位于私人土地,现时残旧失修,业主在新北发展压力下,或被清拆。他解释,新北发展为乡村带来配套基建,或令业主宁愿拆卸建筑换取利益,也不愿花钱保养。
李少文提到,新北发展范围大,却只有22个获评级历史建筑,「数量是不合比例地少」,反映当中有很多具潜质的历史建筑或被忽视;又说新北发屾x??个好时机,让政府收回私人土地作保育,举例当局2019年起收回塱原农地,用作建设自然生态公园。他认为收回建筑能打造成景点,发屾x??度游;又建议政府可资助村民兴建地区文物馆,避免城乡共融最终沦为「个『乡』畀个『城』食?」,令当地历史价值消失。
5具考古价值地 发展局:动工前调查
此外,发展局表示新北发展区内有5个具考古研究价值地点(见图),而根据2010年新界东北发展区考古研究,马草垄发展区内有一处被识别为「具中度考古潜力」地点。局方表示在收地后及动工前,会由考古学家跟古迹办商议展开考古调查及发掘,作进一步评估,并根据结果获古迹办同意,订定并执行合适缓解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