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殿
【明报专讯】俗语「无事不登三宝殿」意思是人们不会平白无事找上门,来者通常是有事相求。至于「三宝殿」又在哪里?难道前往该处就可以消灾解难?
■两种「三宝殿」
「无事不登三宝殿」这句在清代小说《荡寇志》、《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中均有提及,关于「三宝殿」有两个说法,其中一个与佛教有关。
■说法一:
藏有「三宝」的殿
佛教有「三宝」——佛、法、僧。佛宝指佛祖释迦牟尼,法宝是佛教的经卷教诲,僧宝则指按佛教教义作出的修行。这些「宝」所藏之地,其一是佛教寺院中供奉佛祖像、僧人念经修持的「大雄宝殿」,是所有佛教寺院中最核心的建筑;其二是收藏经书的藏经阁;其三是僧人休息、睡觉的禅房。由于以上三个地方不能随意进出,前往的人必事出有因,故此有「无事不登三宝殿」之说。
■说法二:三大「宝殿」
「宝殿」一词,可指供奉神、佛的神殿、佛殿,也可指宫殿。第二种说法认为三宝殿是中国的「三大宝殿」,分别是北京故宫博物院太和殿(又称金銮殿)、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及泰山岱庙天贶(粤音放)殿。太和殿是紫禁城内最大的宫殿,明清时期重要的皇家大事都会在此举行,例如皇帝登基、皇后受册立等,考核「状元」的殿试也曾在太和殿举行。至于所有祭祀孔子的殿都称为「大成殿」,最大规模是位于山东曲阜的孔庙。天贶殿则为宋真宗于泰山兴建,以供奉泰山的山神「东岳大帝」,而「天贶」有天赐的意思。
■知多点
有指「无事不登三宝殿」源起自南宋著名的宗寿禅师(世称无量寿禅师)写下的日常生活守则《入众日用》,包括不少作为修道之人的生活守则,其中有一句「不得佛殿闲行。古云。无事不须登宝殿」,意思是不可在佛殿内随意而行,无事时不用前往宝殿。
无量寿禅师还有不少的生活守则,右为部分内容:
日常生活守则
1. 睡不在人前。起不落人后。(不在别人看见的时候睡?;不能比其他人晚起?)
2. 行须缓步……语要低声。(行路时要慢慢走,说话时要轻声说)
3. 不得以手挑牙。不得嚼食啜羹作声。(不可徒手挑牙、进食时不能发出声响)
■想一想
对于他这些守则,你认为值得效法吗?说说你的看法。
(本网发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评,旨在指出相关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错误或缺点,目的是促使矫正或消除这些错误或缺点,循合法途径予以改善,绝无意图煽动他人对政府或其他社群产生憎恨、不满或敌意。)
[中华小学堂 第04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