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哪吒之魔童闹海》春节上档以来已创下约70亿元人民币票房。(剧照)
中国内地影史迎来历史时刻。6日,《哪吒之魔童闹海》(下简称《哪吒2》)总票房突破57.8亿元(人民币,下同),仅用时9天便超越《长津湖》成功登顶,成为新票房冠军。从叙事革新到工业升级,这部现象级作品的成功并非偶然,其留给中国电影的也并非只是票房纪录如此简单。
票房「高开暴走」 持续上升
作为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下简称《哪吒1》)的续作,「五年磨一剑」的《哪吒2》票房走势可以用「高开暴走」形容。往年春节档,一般会有两至三部影片撑起大盘。但在今年内地电影春节档95.1亿元的票房大盘中,《哪吒2》占据了半壁江山,甚至在最后3天每天贡献超8亿元票房。
就过往经验看,通常大年初一票房最高,此后呈下滑趋势。而今年直至春节档最后一天,《哪吒2》单日票房仍持续攀升,其票房走势也远超此前各大机构预期,目前其预测票房已突破90亿元。此外,影片的拉新作用也较为明显。有平台显示,今年春节档新进入影院用户中,过半数为《哪吒2》而来。
《哪吒2》此番出色表现无疑建立在前作良好基础之上,从市场反馈看,《哪吒2》预售票房中有30%来自前作观众,后续则凭藉好口碑,实现强势领跑。但这一现象级成就的达成,并不能简单概括为市场红利,而是从创作理念到工业实践的全面进步。剧本经过反覆打磨,在传统神话故事「哪吒闹海」中,加入对身分认同和规则正义等命题的探讨,为古典议题注入现代内核。
此外,影片中角色设计、场景构建和特效制作也都展现出更高水准。据了解,《哪吒2》全片特效镜头数量已超过前作全片镜头总数。专业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期间影院特效厅票房产出占比提升至12.5%,《哪吒2》则贡献了其中70%的份额。
在全球电影票房排行榜中,动画电影占有不小比重。就市场而言,动画电影整体具有较强的吸金潜力,对票房大盘有重要拉动作用。业内认为,相比真人电影,动画电影受众更广,除了青少年儿童,还能吸引家庭和成人观众。商业形式也更为多元,可以进行玩具、游戏等各类衍生品开发。此外,动画电影在形成IP影响力后,可以持续多年,有更长的商业周期。
行业发展仍需耐心资本助力
《哪吒2》的成功一定程度上为中国动画电影注入更强信心,但此前《哪吒1》已实现了现象级破圈,却未带来中国动画电影的井喷。究其原因,人才和成本是两大现实困境。《哪吒2》制片人曾提到,动画电影最大的挑战还是人才短缺,已经掘地三尺招人才,仍远远不够。而从工业化角度而言,大制作动画电影的技术投入成本也远高于真人电影。
在电影片尾能够发现,《哪吒2》集结了138家提供技术支持的国内团队,可以说是几乎举国内动画全行业之力,花费数年打造出的一部精品。可见想要推动行业发展,仍需耐心资本助力,花长时间提升制作质量和艺术水平。文:冯其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