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誉降中国评级至「A」 财政部:做法偏颇不予认可
发布 : 2025-4-04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加关注
 明声网温哥华 微信公众号 |
【明报专讯】评级机构惠誉将中国主权信用评级由「A+」调降至「A」,原因是该行预期中国公共财政持续转弱,以及公共债务迅速增加,展望则由「负面」回升至「稳定」。此外美国对中国总关税率加至54%,惠誉认为相关关税上调幅度较其预期大,预计中国仍将受到关税引发全球放缓的广泛影响。国家财政部回应,指惠誉下调评级做法有失偏颇,对此深表遗憾、不予认可。
惠誉指出,当前中国市场需求低迷,但同时外部关税节节走高,令市场面临通缩压力,预计中国政府将持续实施财政刺激措施以刺激国内经济增长。该行也预计未来几年内中国将因此出现高额财政赤字、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低迷等情况。
展望由「负面」回升至「稳定」
基于上述分析,惠誉预期中国今年整体政府赤字相当于GDP比例将升至8.4%,去年为6.5%。中国今年GDP将料增长4.4%,去年则为增长5%。此外惠誉亦将中国长期外币发行人违约评级(IDR)由「A+」调降至「A」,展望则由负面调升为稳定。对此,财政部指出,惠誉方面虽承认中国较其他同评级经济体,具有更为稳健的经济增长前景和全球贸易关键地位,但其固守原有评级方法,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乃有失偏颇,不能充分客观反映中国的实际情况、和市场对中国经济回升向好的认知。
财政部续称,今年以来随著各项宏观政策继续发力显效,国民经济延续向新向好态势,发展质量稳步提高。中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等趋势、以致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势亦不变;政府亦预留充足政策空间,将根据形势变化,及时研究和动态调整政策储备,确保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惠誉去年4月曾将中国主权评级展望由「稳定」调降至「负面」。事隔一年终下调评级,成三大评级机构中,给予中国主权评级最低者(第六高评级)。穆迪及标普目前分别给中国「A1」及「A+」评级(见表),同为第五高评级。穆迪于2023年12月降低中国评级展望从「稳定」至「负面」;惟标普仍维持对中国「稳定」的评级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