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急电存残章 一纸慢活溯岁痕(组图)

发布 : 2025-4-13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关注


明声网温哥华 微信公众号

经营北京电报业务的中国联通西单营业厅,有办公桌摆「电报窗口」牌。近日发电报人数急增,有时一日上百人,六成发本地,馀下多数发往杭州。联通称不会取消业务,将往文化旅游方向发展。(王佩凡摄)



上月杭州宣布五月结束电报业务后,吸引众多市民体验向亲友或自己发电报。有年轻人在社交平台分享收到的电报内容。(新浪微博)



用以填写发电报的表格上,主要填写收件人姓名、住址和电报内容,按格填写。(王佩凡摄)



图为民众在杭州电信营业厅排队发电报。杭州「电报退市」消息吸引年轻人前往体验,有人发出「见报速回微信」电文。(网上图片)


「嗒嗒、嘀嗒嗒嘀」声响起,摩斯密码打出一封封电报,往千里之外传达最速资讯的情景似已走入历史。然而近日浙江杭州宣布5月1日起停止电报业务,内地仅剩北京可以收发电报的消息旋即引起舆论热议,许多人对电报业务仍然经营表示惊讶,大批年轻人纷纷争相体验「石器时代通讯」。北京业务员直言人太多,现在发电报,就算是本市可能也要一个月后才能送达。明报记者

杭州将停电报业务 剩京可收发

步入中国联通北京西单营业厅,随处可见智慧服务等柜ý^,僚媎新通讯手段带来的技术革新。记者走了一圈,才发现「电报业务」牌子,摆在一个不起眼的办公桌上,工作人员身兼数职,当天他正在处理一个网络业务。

记者表明要发电报,工作人员拿出一张电报纸,仔细讲述填写格式。电报纸的正文栏有50个格,每个字占一个格,数字需要标注括号。价钱方面,汉字每个字为一个计钱单位,收取0.14元(人民币,下同),1992年至今不变;每5个字符(数字、标点)算一个计钱单位。

此外,不仅收报者的名字联系方式和地址都要写清楚(计钱),发报者的联系方式也要写清楚,方便日后如果有问题可以联系上收寄双方。电报纸注明,发报者资料「不拍发,不计费」。工作人员说,只有北京本市和杭州、河北石家庄能接收电报,石家庄是只收不发,杭州下个月就停止收发。

每字0.14元 1992年至今不变

青年体验「仪式感」 称值得珍藏

简单来说,旧时电报是发送方用摩斯密码打出数字中文电码,接收方翻译成中文,再通过邮递将文字信息派送给收电报方。不过,内地媒体披露,目前已不用传统电报机,电报业务都是通过电脑上输入文字发送,打印后寄出。近日涌到杭州、北京发电报的年轻人,可能只体验了「仪式感」。

在记者发电报的同时,在京就读的大学生李同学也来体验,他趁著下午没课,搭地铁再转骑单车来到营业厅发电报。李同学向工作人员要了3张电报纸,掏出手机翻看,认真将杭州和北京的朋友名字、地址分别写上,随后又写了几行祝福语。

「没见过电报长什么样,挺好奇的就来了。」李同学说,朋友也都非常好奇这种「古老」的通讯手段,「挺值得珍藏的」。随后,他还给自己发送了一封。

张航也是北京的一名大学生,他是一个影视剧迷,很喜欢看一些谍战剧。在听说电报业务5月份只剩下北京还可正常收发之后,他赶来营业厅发送电报,「以为会看到电视剧里那种手打发报机形式的电报机」。

「虽然没看到,但也体验了一把爷爷奶奶年代那时候的通讯手段。」张航表示,自己前些年曾想来发电报,但当时营业厅电报机坏了,没能发送。这次他将电报发了出去,「已经开始期待了」。

复古潮衍生「代发」生意

百年前的极速传讯,如今已变成吸引新时代年轻人的慢活体验,并衍生代办生意。社交媒体小红书上有人在杭州、北京经营起了「代发电报」的业务,收费是营业厅价格的一倍。如果是无法收到电报的省市,代办人会将电报先发至自己住处,再转发至收件人地址,委托人还要支付额外的速递费用。尽管费用比普通的通讯手段高出许多倍,但还是有很多年轻人委托他们发电报。

杭州的青青就在帮人代发电报,他在社交媒体上收集到10人左右的委托,就会前往杭州电信大楼发送。「最近发电报的人很多,大家也都是闲著玩玩。」他说发电报的都是年轻人,内容也「都挺抽象」,还有一名委托人让他发一封「收信请回微信」的电报内容。在他看来,年轻人赶著发电报,也是在追赶「复古」潮流。

电报纸堆叠 急电传逾月

尽管如今电报收费廉宜,不过记者仍按照「惜字如金」的传统,斟酌了一番写好电报内容,付费4元,准备给一周后结婚的好友送上一份特别的祝福礼物。不过,工作人员按著桌上一叠电报纸说,现在业务繁忙,估计要一个月后才能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