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关键词:预设医疗指示 Advance Directives in Relation to Medical Treatment,简称AMD(图)
发布 : 2025-4-28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加关注
 明声网温哥华 微信公众号 |

医管局港岛东联网「安宁颂」计划团队获2023年度医管局杰出团队奖。带领团队的东区医院内科顾问医生缪佩玲(右二)称,在病人签订预设医疗指示前,与家人充分沟通非常重要。
【明报专讯】年满18岁、精神能自主及知情的病人可订立「预设医疗指示」(AMD),一旦病人病情转差,到生命末段而不能自决时,在特定情?下医护人员会遵从病人意愿,不提供或撤去相关的维持生命治疗。预设医疗指示的目标是确保病人能获适切的临终照顾,让他们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毋须承受无效及无意义的治疗,保持尊严地走完人生旅程。
3个情?下生效
《维持生命治疗的预作决定条例》2024年刊宪,将于2026年5月正式生效,为实施AMD及「不作心肺复苏术命令」订立法律框架。
签订后的AMD只会在3个情?生效,分别是病人病情到了末期、持续植物人状?或陷入不可逆转的昏迷状?,以及其他晚期不可逆转的生存受限疾病,如晚期肾衰竭、晚期运动神经元疾病及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AMD可根据个人需要更改或取消,以及根据身体情?和意愿,决定拒?x??受维持生命治疗,如心肺复苏法、人工辅助呼吸、透析治疗、人工营养及流体喂饲等。
香港医学专科学院2025年首季??u出AMD「最佳实务指引」,涵盖法律框架、AMD标准表格、居处离世等范畴,并加入案例和常见问题,冀令医生更掌握日后如佾x??用和执行条例。
医专专业及道德伦理委员会的预设医疗指示专责小组召集人谢文华表示,制定指?x??希望帮助医生,但指引不能代替医生的专业判断。谢文华亦强调医生与病人沟通的重要,若沟通得不好,日后可能出现争议,尤其牵涉儿童和青少年、无精神行为能力作出指示的病人等。她说,指引第一项将讲解预设照顾计划,以协助医生与病人及家属商量,包括佾x??由谁执行等。
近七成人未听过安宁照顾
预设医疗指示要能更顺利??u行,需多向公众宣传。香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于2023年7至10月访问1506名18岁或以上的香港市民,发现受访者对晚期照顾的认识十分贫乏,约七成从未听过「安宁照顾」(专为晚期病人而设的身心照顾服务),大部分表示从未听过「预设照顾计划」或「预设医疗指示」;同时,经调查人员简单解说后,三分之二受访者表示接受设立AMD。港大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系主任周燕雯指出,结果反映受访者对议题认识贫乏,呼吁加强生死教育,「让市民及早认识,未雨绸缪」。
周燕雯说,调查发现受访者较能确定自己的AMD需要,但对于家人意愿,有三成受访者取态中立,显示受访者对家人取向并不十分了解,强调多与家人沟通的重要。她续称,本港生死教育不足,市民难以接触该议题,是次调查显示死亡实非忌讳话题。
(本网发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评,旨在指出相关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错误或缺点,目的是促使矫正或消除这些错误或缺点,循合法途径予以改善,绝无意图煽动他人对政府或其他社群产生憎恨、不满或敌意。)
[智学公民 第1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