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黎智英国安案昨踏入第153日审讯,继续有大批记者到法庭采访(图)。辩方继续结案陈辞,强调媒体为公众提供资讯,应比大众享有更大自由。(苏智鑫??o?J??

【明报专讯】壹传媒创办人黎智英及3间《苹果日报》公司涉串谋勾结外国势力案,昨续在西九龙法院(借代高等法院)结案陈辞。辩方力陈,传媒应比公众享有更大自由,并促法庭审视《苹果》有否在《港区国安法》后寻求制裁时,顾及新闻自由原则。法官指出,媒体享有更大自由的说法「不会是对的」,又提到现时人人都可发布资讯,「参与某种程度的新闻工作」,关注应如何区分大众和传统媒体;辩方重申本案牵涉传统媒体。
同可发布资讯 官关注媒体市民分别
辩方资深大律师彭耀鸿昨续就牵涉《苹果》的「串谋发布煽动刊物」和「串谋勾结外国势力」罪陈辞,分析法律议题及相关证人的证供(见另稿)。彭强调,传媒向公众提供资讯,促进人们参与公共讨论,应比市民享有更大自由。法官李运腾指出,诽谤罪也会同时针对市民和传媒,问是否有案例提及传媒可比市民享有更大自由;彭说有,又称若新闻自由和大众享有的言论自由无分别,《基本法》等法律就不会特别提及新闻自由。李官另提及,现在人人都能向广大群众发布资讯或声称自己「揭露真相」,应如何区分传统媒体和发布资讯的市民;彭重申传统媒体有责任提供资讯,并强调本案牵涉传统媒体。
辩:控方须证明国安法后订新协议
此外,就?《港区国安法》勾结罪的诠释,彭耀鸿重申,法例所指的制裁对象限于香港特别行政区或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包括个别官员。李官反问,若某人欲影响法庭判决,较有效的做法不就是制裁法官,而非整个司?x??构吗?彭认为,法庭解读勾结罪时应采纳较狭窄的诠释。对于控方质疑,黎主张把人权议题跟中美贸易协议扣连,彭反驳中国《宪法》也订明保障人权,扣连两者不构成危害国家安全。
另一方面,控方认为被告于《国安法》实施前订立协议,并在《国安法》后继续按协议行事,构成串谋罪行,而控方毋须证明《国安法》后被告更新协议。彭耀鸿表示,被告没达成串谋做犯法事,又说控方须证明《国安法》后被告订立新协议。李官和法官杜丽冰以输入大麻二酚(CBD)为例,若有人协议把CBD运输到港,后来相关法例实施,把输入CBD刑事化,惟众人继续按协议行事,有关行为是否已能反映,法例通过后他们达成新协议,或把旧的协议延续?彭说可以,并认为这属事实问题,而本案没有决定性的证供,反映被告在《国安法》实施后达成新协议或延续旧协议。
昨日散庭前,李官?辩方思考,政府在2019年提出修订《逃犯条例》与煽动罪「免责条款」的关系,包括港府提出修例是否被误导或出错。翻查资料,本案部分被指煽动刊物与《逃犯条例》有关。审讯今续。
【案件编号:HCCC 51/22】
(黎智英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