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情趋淡民调大减 机构转研政策 港研:更如实衡量管治表现 李立?忧政府参考变少(组图)

发布 : 2025-8-26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关注


明声网温哥华 微信公众号

香港研究协会主席苏祉祺表示,协会去年起转型,由以往聚焦官员、议员民望等政治民调,改为加强深度、长期的政策研究,涵盖青年政策、经济转型、治理水平等。(黄志东??o?J??





【明报专讯】民意调查反映民情走向,惟近年民调机构发表的民调大减。其中香港研究协会过去5年公布的民调累计减少七成,去年已终止特首及官员民望调查,主席苏祉祺解释,市民对政治关注度大减,政治民调「价值值得商榷」,转型加强政策研究。中大新传学院教授李立?担心,民调减少影响政府制定政策时掌握民情,「如果没有(民调),有时大家得个估字……制定政策的时候都少了些扎实的参考点」。

明报记者 郑启智

根据香港研究协会(港研)、香港民研及中大香港亚太研究所网站资料统计,3个主要民调机构过去5年公开发表的民调持续减少(见图)。其中被视为政治寒暑表的特首及官员民望,目前仅中大亚太研究所定期公布。

苏祉祺:「泛民支持者」跌 损代表

港研公布的民调由2020年43项跌至去年14项,今年至今仅发表3项民调,去年终止自2005年展开的特首及官员民望调查。苏祉祺表示,社会「由治及兴」后环境改变,「政治性民调」的社会价值受影响,在有限资源下需调整。「以前政治张力很强,大家很关注议席、选举、特首民望,现在整个社会变了,市民的关注点已经不在这。」

苏祉祺续说,担心民调结果被「有心人」利用,冀避免官员民望被利用来「哗众取宠」,并称近年在民调自称支持民主派的受访者比例较2019年前明显下降,关注民调只能代表「建制派和偏右一点的数据」,影响代表性。

称政界不如昔?紧民望

港研亦已终止立?x??议员民望调查,苏祉祺提到,新选制下民主派绝?,政界不如昔日?紧民望,「很多议员的表现,大家见到有些不是很突出,曝光度很低」,请市民评价他们表现确有困难。

苏祉祺表示,港研自去年开始转型,加强深度、长期的政策研究,亦继续就23条立法、垃圾徵费等重要政策做民调,不认为终止官员民调会导致盲点,政策议题的民调更如实衡量管治表现。

锺庭耀:红线多 参考民调亦减

香港民研今年初遭警方国安?x??查,2月宣布无限期搁置所有自费研究,公开发表的民调「清零」,包括特首及官员民望。香港民研主席兼行政总裁锺庭耀接受书面访问时称,除了公开民调,近年研究机构内部参考的民调同样大减,称「红线处处」令机构和受访者却步,「我们的发展空间、活跃程度和研究种类,本身就是香港社会的一项重要指标」。

中大学者李立?分析,近年民调因回应率下跌致成本增加,且网络大数据等新方式亦可审视民意,削弱传统民调需求。他续说,近年政策讨论减少,降低民调的诱因,以往不少民调由智库、非政府组织、政党等委托,公民社会萎缩亦有影响。

李:倘大众重新关注 自会改变

李立?认为,民调让社会了解民情,助政府调整政策,而官员民望等长期民调本身具重要学术价值,有助分析长远发展和理解社会转变。他关注连不太敏感的政策亦缺乏民调,影响政府制定政策时评估民情。

李续说,近年市民不甚关注民调,反映大众回避社会事务和新闻,民调机构目前多聚焦学术研究、市场调查等,若日后大众重新关注公共事务,自会相应改变。

锺庭耀则说「尊重科学是所有社会的出路」,会尽量保存技术和数据,当社会再次需要时,「会以最合情合理合法的方式,分享我们的经验」。

苏祉祺形容,本港民调发展?x??低潮,经济不景和政治民调价值降低影响捐款,港研在新冠疫情期间更因资源不足人手减半。不过,他强调专业民调具价值,非坊间问卷调查、大数据可取代。他相信政府仍看重民意,冀当局更重视民调价值,加强与民调机构合作互动。

(蒐集民意系列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