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学习:学生相展 除了梦想还有......(组图)
发布 : 2025-10-16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加关注
 明声网温哥华 微信公众号 |

梦想区内,学生将自己对于「梦想」的想法以相片与文字表达。



梦想区内,学生将自己对于「梦想」的想法以相片与文字表达。

黄顺鋆表示,活动过程中学习了果断,因拍摄时如未将当刻的人与事拍摄下来,就会错过。

谢文轩十分珍惜家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他身旁挂有他的作品(右上)及黄顺鋆的作品(右下),运用立体技术呈现对比效果。

袁祉颖以往没有专门学习过使用数码相机,但曾使用菲林相机拍摄。

社工麦霭琳(左一)表示,不少参与的学生都面对学业、家人期望的压力,期望活勾x??助青少年纾压。图为麦霭琳与学生谢文轩(左二)、袁祉颖(左三)及黄顺鋆(左四)合照。
【明报专讯】相片是我们常用以表达自己的媒介,一众青少年凭相寄意,呈现亲情、社区联系及儿时玩物,希望公众代入年轻人的视角,了解他们想法。
文:李景琳
图:李景琳、受访者提供
香港家庭福利会(家福会)联同赛马会举办「心.动启航」计划 ,11所中学共40名中二至中五学生,以10个月学习摄影及构思相展,当中「Beyond the Lens『超越相.展』」于2025年7月25至26日在中环街市举行,以「家庭」、「梦想」、「陪伴」及「自由」为题,希望透过摄影及短句表达青少年想法。
参与学生会参加工作坊,学习摄影技巧及相机的功能。负责计划的社工麦霭琳表示,学生亦会化身「Power On社区大使」,学习策展,让他们拓阔社交圈子,增强解难能力。她希望是次相展能令公?更了解年轻人所思所想,亦给予耐性与陪伴。
相展举办前,每名同学要在10个关键词中,透过不同的小组活动,筛选出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可以是「健康」,亦可以是「家庭」,然后再分配到相关展区筹备相展。
「家人至上」 轮到自己照顾外公
受访时圣类斯中学中五的黄顺鋆(Achillies),作品属于「家庭」范畴,以对比相片的形式展出他与外公的合照,一张是小时候他与外公饮茶的合照,另一张是他长大后与外公于茶餐厅吃饭的相片。「之前外公很照顾我,现在轮到我想照顾他,希望由我带他去饮茶。因为上一代很重视家庭这观念。」黄顺鋆说,外公一直非常照顾家庭,自小向他灌输「家人至上」的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下他也非常重视家庭。黄顺鋆希望透过照片记录及分享与外公日常生活点滴,即使现在不是住在一起,亦会经常见面。
家人是自己的避风港
「就算自己长大了,也要好好对待自己的家人,因为他们是你最后的避风港。」受访时圣类斯中学中三的谢文轩,分享与父亲「十年前vs.十年后」的合照,表达自小与家人关系十分亲密,即使现于青春期也不会与家人疏远,「我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想,很少会向家人发脾气」。他说,学业上遇到压力时,家人总会鼓励他。
社工麦霭琳补充,选择「家庭」这关键词的学生,并非人人都与黄顺鋆及谢文轩一样与家人关系良好,有些是源于对家庭的期望,认为家人对自己影响很大。
自由就是随心所欲
受访时宝觉中学中五的袁祉颖说,一开始难以从10个关键词选出最重要的词语,故自选另一关键词「幸福感」,认为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到自己想做的事就能带来幸福,这与「自由」亦有些相同之处,都是可随心所欲,她最后选择负责「自由」这区域。
袁祉颖在华富?拍摄一幅「严禁踢足球」标示的黑白作品,从「严禁」的意??o?J??带出她对「自由」的定义。「『严禁』就好像是限制,对我来说自由则不应被限制,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透过摄影连结社区
拍摄过程中,学生可更细致观察身边人与事,从而发掘到另一面的香港,谢文轩和袁祉颖也发现所住社区发生不少变化。
「平时回家的路上都是玩电话,甚少留意周围的建筑。」当谢文轩放下电话,抬头后发现社区改变甚多,原本的旧唐楼已重建,感到很惊讶。袁祉颖曾居于西贡,印象中西贡是鲜为人知的地方,有很多小店,但现在发现西贡已是热门旅游景点,有不少专为旅客兴建的设施,感叹西贡现时已变得很多元。黄顺鋆则在活动中发现很多香港美好的地方,如香港有些郊外地方的景色很漂亮,不比外国差,而且他行山的时候,亦会用菲林相机记录沿途风景,渐渐地对香港的归属感增加。
望大众给年轻人多点耐性
袁祉颖希望大众放开刻板印象,多聆听青少年心声,当他们下任佾x??定时,不要第一时间指摘,而是先了解背后原因,「青少年并没有太多的社会阅历,让他们『撞?板』」。谢文轩亦希望大众能够多点陪伴青少年,这亦是相展的目的,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主要学习重点:资讯素养与正面价值观的关系)
(本网图文均有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至任何印刷品或上载互联网。本网发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评,旨在指出相关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错误或缺点,目的是促使矫正或消除这些错误或缺点,循合法途径予以改善,绝无意图煽动他人对政府或其他社群产生憎恨、不满或敌意。)
[公民学堂 第1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