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乜东东:爱在记忆中寻味──以食物书写回忆(组图)
发布 : 2025-10-17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加关注
 明声网温哥华 微信公众号 |

1970年代公共屋?熟食档的屋顶上窄下阔,状似冬菇,因而俗称「冬菇亭」。(资料图片)


(表1)


(表2)

(表3)
【明报专讯】动画《五星级大鼠》(Ratatouille)有那么一幕:阴郁的食评家品尝普罗旺斯炖菜(ratatouille)时,忆起童年时母亲煮这道菜的味道与情景。味道能够引人回忆起往事,香港年轻作家翟彦君与叶秋弦,就分别以不同的食物书写她们在大埔与台湾基隆的记忆。
逝去的童年滋味
从前两?面也舍不得买的我,有天土豪似的大步迈进去,老板问堂食还是外卖,然后他指了指内里的卡座。从左至右扫视餐牌,不用再三??o?J??大方地喊碗五?面。生菜、鱼肉、猪红、猪大肠、牛腩配粗面,五?面送来的时候,我彷佛变回小学二年级,不顾仪态的咀嚼、咀嚼,慢慢地,咀嚼回二十岁的我,我顿觉无味,甚至觉得油腻,放下双筷。
——翟彦君〈迟到〉(节录)
翟彦君小时候住在大埔,那时对「冬菇亭」、宝湖街市、车仔面店等,都怀有种因得不到而萌生出的奇想与情怀,她会幻想「发达后要抢什么点心」,又会用利市钱买垂涎已久的一?饭。现在翟彦君已搬离大埔,大埔亦变了许多,那些她怀念的物事与往日的味道都一一消失,还好重游旧地时还能从剩下来的车仔面店回味当年,能「土豪似的」点五?面,但并没有像以前所想像那样满足,反觉它无味而油腻。
这种转折写实而深刻,翟彦君先以不同食物与餐厅书写生活在大埔的往事,同时塑造出一个富情怀的旧日美梦,但正如段末所写「人会变,口味不会变吗?」她重游旧地,吃了一碗戳破旧梦的五?面,那仅是童年的滋味,惟童年早已逝去。(表1)
以味蕾绘画地图
闭起双眼我以歪曲线条在白纸画出了一幅详细的基隆地图,蓝笔线条一笔一画都是食物以及海的记忆,才恍然明白了深刻。
酥软面包肚腹中间划开内填火腿黄瓜番茄卤蛋再涂上美乃滋的七堵营养三明治、创立于1968年冒出热腾腾白烟内脏肥美的孝三大肠圈、在地60年只营业半天以乾面与皮薄滑口珍珠馄饨著名的三角窗面摊、堆叠澎湃一整碗呈小山丘景象酥脆炸鸡腿配邪恶虾仁的天天鲜排骨饭……
——叶秋弦〈潜伏味蕾的密语〉(节录)
有时人们对某个地方的记忆与情感,都是后知后觉的,或因物事唾手可得,唯有失去时才觉可贵。无论是外婆家的炸油?、韶城的桂林米粉还是香港的米线,就像文中所写「舌尖装载?时间记忆」,对叶秋弦而言,都是对应?某时某地某段记忆的食物。到台湾读书期间,她找到一间开在师大夜市的越南餐厅,吃到美味越南河粉,又到基隆吃遍那里的美食。当有人问叶秋弦建议到基隆哪里晃晃,她便忆起一道道基隆的美食风景。
或许比起视觉,有时味道更能让人回想起种种往事,地图不仅能够凭藉地标作准,更可以用美食与回忆绘制。(表2)
■写乜?
记忆中的好滋味(表3)
(1)你在哪儿(摊档、店铺或餐厅)吃过令你印象深刻的食物?
(2)无论那款食物好吃与否,尝试从气味、口感与味道形容其特别之处
(3)你对这款食物,有什么回忆或感受?
文:余启正
图:资料图片
(本网发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评,旨在指出相关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错误或缺点,目的是促使矫正或消除这些错误或缺点,循合法途径予以改善,绝无意图煽动他人对政府或其他社群产生憎恨、不满或敌意。)
[语文同乐 第79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