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之异世界:穿西装的死神按门铃——《死亡预告》给生者的启示(组图)
发布 : 2025-10-17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加关注
 明声网温哥华 微信公众号 |

漫画《死亡预告》曾改编成同名电影(图),让观众透过大银几x??考生命的价值。(剧照)

漫画《死亡预告》(网上图片)

《死亡预告》主角藤本贤吾(右上)在户籍课担任「逝纸传递员」。他对这个身分自豪,但随?接触的个案日多,对人生意义生出不同看法,开始对「国家繁荣维持法」抱有怀疑。(网上图片)
【明报专讯】在一个类近日本的国度,为让人民珍惜生命、重新审视人生意义,政府实施一项极端政策——「国家繁荣维持法」。每个国民入读小学前,必须接种特制药物,千分之一的针筒内混入了纳米胶囊,药效埋伏多年,直至宿主生命力达到人生顶峰的18到24岁,胶囊便会破裂,夺去其生命。年轻人伴随「随时消失」的恐惧成长,除了是「有血有肉」的生命教育,更能提高国家生产力,是一种「牺牲小我」的大义国策。漫画《死亡预告》(图)的读者,就是跟从派送死亡通知的公务员,寻访一个又一个的将逝者,感受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逝纸」其实就是「生纸」
《死亡预告》主角藤本贤吾经历漫长恐惧,终于捱至25岁并当上公务员,在荒诞国度里可说是幸运的一群。然而,他被安排到户籍课工作,负责派发俗称「逝纸」的死亡预告证。
不幸的国民会在死亡前24小时收到「逝纸」,他们可用这张重要的凭据,在预定的一天内自由使用公共设施和交通,部分商店亦提供免费购物和服务;即使持有人死后,家人手执「逝纸」也能得到「国家繁荣遗族年金」补偿。藤本首次派送的对象,是一名自小被欺凌的少年,对方好不容易走过艰难又黑暗的读书时期,却赫然收到生命只剩一天的通知。少年决定找回儿时遇到的施暴者,逐一复仇。
不过收到「逝纸」的国民,更多是会把握时间,为自己留下难忘身影,例如坚持唱完最后一曲的歌手、为妹妹捐出眼角膜的流氓、与同伴参加街舞比赛的胖子等,都在满足的笑脸中安然离世。难怪藤本的上司、经验老到的石井课长把「逝纸」说成是珍惜当下的「生纸」,唯有把人生设为有限,人才学会剖出愿望,拥抱身边一切。
质疑工作的死神
原以派送工作为荣的藤本,经历被迁怒毒打、遗族诅咒,以及多个令他动容的切身个案后,开始无意识探问政策的可行性和价值。奈何他的改变受到政府注视,工作受到监查。在僵化、无情的模范工作下,藤本被指无法让接过「逝纸」的人及家属感到「光荣」,他变得更加蹑手蹑脚,不知如佾x??当地传达「死讯」。
其实之于收发「逝纸」的态度,源于对生命的冷漠,不少人认为在千分之一的机率里,自己只是平凡不过的普通人,这种「光荣」轮不到自己。德国哲学家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提出「被抛掷性」的概念,指人不过是随机被抛进世界中生存,无从决定自己的出生和结局。放诸漫画,藤本之所以觉得挣扎,是因为他介入了别人的生命结局,在调查背景和跟进「死亡」个案中,难免代入他生之苦,成了传讯工具,对「存在」和「消亡」感到前所未有的矛盾,甚至比少年时对于胶囊的恐惧更大。
撇开漫画欲表达的复杂历史和政治背景,作者间濑元朗只是把无形的期限勾勒成活生生的配送员,即使没有死神按响门铃,意外仍会不期而遇。过好每一天好像是老生常谈,「生纸」也好,「逝纸」也罢,生命的质量同样只须向自己交代,无悔即可。容笔者节录波兰诗人辛波丝卡的《博物馆》作勉:
至于我,你瞧,还活?。
和我的衣服的竞赛正如火如荼进行?。
这家伙战斗的意志超乎想像!
它多想在我离去之后继续存活!
■曾咏聪
中学中国文学科科主任、教学研究组主任、讲者、文学奖评审。曾获中文文学创作奖、大学文学奖、青年文学奖等诗组冠军。著有《戒和同修》、《千鸟足》、《浮间舟渡》
文:曾咏聪
图:剧照、资料图片、网上图片
(本网发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评,旨在指出相关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错误或缺点,目的是促使矫正或消除这些错误或缺点,循合法途径予以改善,绝无意图煽动他人对政府或其他社群产生憎恨、不满或敌意。)
[语文同乐 第79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