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图鉴:最超现实的房子都有最写实的厨房——访马格利特故居(组图)
发布 : 2025-10-17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加关注
 明声网温哥华 微信公众号 |

马格利特故居博物馆复原了他在此居住时的陈设,并向观众展示他的艺术创作及日常生活。(图:黄淑娴)

(图:黄淑娴)

(图:黄淑娴)

马格利特(Ren? Magritte,1898-1967)(网上图片)
【明报专讯】我们这一代读文学的人,认识他的名字,大多来自西西的短篇小说〈浮城志异〉。这篇富创意的文字作品,与他13副画作对话,画里尽是超现实的影像,突破想像的界限。最标志性的那幅画作,是《庇里牛斯山的城堡》(The Castle of the Pyrenees,1959):一座古城建在石上,浮在半空,不升也不坠。西西借题发挥,以故事表达她对1980年代香港的看法。这次专诚从荷兰阿姆斯特丹来到比利时布鲁塞尔,就是为了这个「颠倒现实」的画家——马格利特(Ren? Magritte,1898-1967)。
在现实世界中,一探超现实空间
比利时有漫画人物丁丁(Tintin),还有马格利特,他们同样是比利时文化的代表。创作丁丁漫画的艾尔吉(1907-1983)与马格利特是同代人,可见当时比利时的视觉文化相当鼎盛。在布鲁塞尔街头四处可以看到丁丁的身影,马格利特也不示弱。
我们的车经过繁忙的大街,擦身而过是一幢五星级酒店,在30层高的建筑物外,用我不晓得的科技,展示了马格利特的名画《人子》(The Son of a Man,1964),效果非常震撼,这是我人生第一次希望可以继续塞车。画中只有一个男人,他穿著整齐严肃的西??o?J??戴上优雅的绅士帽,一切如此理所当然,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马格利特在他的面上画了个青绿色苹果,让我们看不到其真正面目,而且破坏了他的优雅。这看似简单的一笔,带给观者无限的想像,引发不同的意义。
像马格利特这样的一个画家,会住在什么地方?他的房子是倒转的吗?我们带?兴奋及紧张的心情到访他的故居。车停在宁静的区域,所有房子都是三层高,很整齐,看不到有倒转的楼房。哪一座是马格利特的家?我们走了一段小路,看到一个小小的人形路牌,全黑色的,上面简洁地写?一个英文字——「MUSEUM」,我们知道这里就是他的故居了,但从来没预想过是如此低调。门不是自勾x??开的,我们要像真的探访朋友一样,按下门铃,门才打开。楼房里面是简单的售票处,员工很友善,彼此像是来自同一个秘密组织,今天来参与海外成员年度会议。
在写实饭厅里,画超现实的画
我想马格利特的房子,跟当时中产阶层的房子一样,有?舒适的空间,还有小小的后花园,让他和艺术界朋友开派对!最令我意想不到的,原来他是在小小的饭厅创作,饭厅后面是厨房,吃饭前需要先清理饭桌上的杂物,有点像香港人的生活。马格利特觉得饭厅比较温暖,而且可以常跟爱犬在一起。
我站在饭厅,想像马格利特在厨房旁边创作他的超现实画作,这要比画作本身更为超现实——从1930年至1954年,他和太太住在这里,一生中很多名画都在这个小小的地方完成,包括我最喜欢的《光之帝国》(The Empire of Light)。这所房子很精致,但每个房间都不算大,甚至有点阴暗的感觉,这是否他画中渗透的神秘主义?每个房间的火炉,总让我想到他的画作《被刺穿的时间》(Time Transfixed,1938)。我们离开时,确信他的超现实是基于日常生活。
从西西的〈浮城志异〉开始,那个下午到访马格利特的家,踏在他走过的地板,走下迫窄的木楼梯,我想这场文学与影像课终于完成了。回酒店的途中,我想到这幢小巧的楼房是马格利特租下来的,不知租金多少呢?或许,我们还是最关心现实的问题。
■黄淑娴
岭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香港作家
文:黄淑娴
图:黄淑娴、网上图片
(本网发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评,旨在指出相关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错误或缺点,目的是促使矫正或消除这些错误或缺点,循合法途径予以改善,绝无意图煽动他人对政府或其他社群产生憎恨、不满或敌意。)
[语文同乐 第79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