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明报专讯】香港旅游发展局与巴塞尔艺术展合作,于巴黎大皇宫内开设了「茶餐厅」,12月「茶餐厅」还会再飞去美国迈阿密,这进一步确立了「茶记」在香港饮食话语空间代表的地位。旅客来港大多爱光顾茶餐厅,真是有眼光,这是体会香港滋味最好的地方。
「传统」、「创新」、「广东口味」、「西方美食」在茶餐厅共冶一炉,这里是美食汇聚之地。餐牌上的语文兼及粤语、古语、现代汉语和港式翻译,更显茶餐厅是港式中文的熔炉。
品尝「港式中文」好地方
广东口语词、专用字在茶餐厅里屡见不鲜,喜欢好彩头的广东方言可在「猪?米粉」、「牛?酥」等食物中寻见。「肝」「乾」同音,水为财,改为「润」,再改成肉字部,就成为有本地特色的「?」字:「舌」粤音sit6,与「蚀」同音,不想?x??,要有利润,就有了「?」字,于是牛?酥成了早餐的好选择。
港式英译也充满特色,奄列(omelette)是典型西方早餐菜式,煎蛋卷包?火腿、芝士等馅料,很是美味。「奄」音jim1,粤语此处发音为am1,却是「庵」字读音,恐是字形相近,习非成是。早餐和下午茶的常客多士(toast),现代汉语叫「烤面包片儿」或「吐司」,粤语则简称「多」,「油占多」即牛油果酱多士。粤语有合口韵尾(-m),「占」音jim1传神地音译了英文jam的读音。
食个tea,品味古意
茶餐厅里一饮一食都有古意,饮「一樽鲜奶」,食「一只鸡髀」,普通话该说成「喝」、「吃」、「瓶」、「腿」,但回看「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诗)、「髀肉复生」(刘备语)……原来文言中早有粤语古雅之气。去年大埔一家茶餐厅明列「净饮双计、斋坐三计」,有市民认为难以接受,笔者关注的,倒是这古朴的四字句和简约的用字。
直接用方言古语会否不规范?答案是会。但食材不止有一种煮法,语言也不止有一种说法。「云吞」如改为规范的「馄饨」,面家就无法写出「无酒安能邀月饮 有钱最好食云吞」这么好的对联了。当然「鸡脾」(指内脏脾脏)还是该写成「鸡髀」(膝部以上的大腿骨,或指大腿),如若不然,给了我鸡的脾脏又当如何?
吃出一个美味的文学世界
除了是歇脚医肚的去处,茶餐厅也是不少作家的书写对象。朱自清《欧游杂记》提到:「英国人喜欢喝茶,对于喝咖啡,和法国人相反;他们也煮不好咖啡。」香港的茶记师傅茶和咖啡都煮得很好,甚至会把两者混在一起,变成独特的「鸳鸯」。1997年香港诗人也斯写了〈鸳鸯〉一诗:
五种不同的茶叶?出了
香浓的奶茶,用布袋
或传说中的丝袜温柔包容混杂
水倒进另一个茶壶,经历时间的长短
影响了茶味的浓淡,这分寸
还能掌握得好吗?若果把奶茶
混进另一杯咖啡?那浓烈的饮料
可是压倒性的,抹煞了对方?
还是保留另外一种味道:街头的大牌档
从日常的炉灶上累积情理与世故
混和了日常的八卦与通达,勤奋又带点
散漫的……那些说不清楚的味道
表面上谈鸳鸯,实际在说回归后的香港。这种混杂的味道难以说清,但口感真切。一方压倒一方,还是保留个自的味道?八卦、通达、勤奋、散漫,说的不就是香港人吗?
千禧年后,香港经历金融风暴、SARS危机,陈冠中写了香港三部曲之〈金都茶餐厅〉。小说主角是混血儿「咸虾灿」(贬低中葡混血儿的称呼),他广东话「识听又识讲,不知几流利,中文就盲字牾识个」。茶餐厅面临倒闭,咸虾灿能不能救亡,作者没有给出答案,但说「有得做,如果茶餐厅都死,香港真系玩完」,咸虾灿的话还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茶餐厅与香港,关系微妙,引发读者思考此城何去何从。
2023年导演许鞍华执导的纪录片《诗》,也选了黄灿然和他的〈在茶餐厅里〉:「在这样观察?,思考?,/并悄悄地感动?……」斜对面的中年男人,是诗人,或是你我。你在茶餐厅看风景,看风景的人也在看你。每次到茶餐厅,我们也融合成香港文化的一部分。
文: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讲师 陈宁
图:资料图片
(本网发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评,旨在指出相关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错误或缺点,目的是促使矫正或消除这些错误或缺点,循合法途径予以改善,绝无意图煽动他人对政府或其他社群产生憎恨、不满或敌意。)
[语文同乐 第7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