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肚情感学:留住温度、浓度与味道——记忆中的饮饮食食(组图)

发布 : 2025-2-19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红萝卜蛋糕由红萝卜混入面糊制成,糕面会涂上忌廉芝士制成的白色糖霜。



南酸枣是原生落叶树,果实为野生动物粮食,亦可入药,可行气活血。中式小食南酸枣糕味道特别,入口先酸后甜。


【明报专讯】饮食从古至今,被寄予多种感情,睹物思人,闻香回想,尝味抒情,经过的人事不同,体会逐渐萌芽发酵,组合五味杂陈的独有故事。脑海将人事变成食材,凭记忆和情感再煮一遍,今天的咸,烤出明天的辣;当年的酸,酝酿当下的甜,加上经历堆叠、记忆剥离,同样的食材,随时烹调出变幻的菜式。自购的饮食有心,外来的饮食有意,「外来」意味有「接受」的过程,通过饮食了解关系,思索一番,或者能够引发一些意想不到的发展。

用思念焗出红萝卜蛋糕

饮食于朋友圈中时常出现,节日交换朱古力,生日送赠蛋糕,出游带回各款咸甜手信,还有大大小小的团聚和纪念日,饮食都稳占重要位置。面对朋友,认识各自的饮食喜好和文化,倾偈围坐,啖菜吃肉,如果加上亲手煮制,就有更大机会扩充自己的饮食字典。

朋友招待,吃出滋味,当然可以多吃,有剩有馀,不妨提出打包取走,绝对是对朋友烹饪技巧的肯定。爱吃就想多吃,总不能每次都倚仗朋友出心出力,自学自煮,是随时满足肠胃的最好方法。〈红萝卜蛋糕〉的作者蔡珠儿,有同样经历,朋友家中尝过美味,取走的不是食物,而是食谱,文中写到:

食谱是P给我的。有天去她家玩,她刚烤好一大盘红萝卜蛋糕,肉质厚实浓郁,充满乾果香,热情扑拙有田园风味,不像一般的粗淡甜腻。我向P学了做法,回家后兴致勃勃做起来,初学上手踌躇志满,一连烤了几次,沉浸在秾丽的甜香里。

由朋友到自己,从饮食到焗制,是外在接受转化到内在自主的过程,而当中的契机是饮食,实质的媒介是红萝卜蛋糕。这种转化带来重要意义,是经验的累积,是技术的提升,是局限的打破。煮食对某些人来说,不单展现兴趣,也能通过依循步骤,接触食材,化零为整,得到满足感和乐趣,蔡珠儿如此记述:

天气凉下来,想烤个红萝卜蛋糕。拿出鸡蛋、红萝卜,秤了奶油,量了红糖和自发面粉,倒出核桃和葡萄乾,切了一个橙子,剥出半条香草荚。还没勾x??,色香已悄然在厨房流溢,甜点总是让人快乐。

除却烹饪课和协作煮食,煮食的时空完全属于自己,食材作伴,专心致志,感观变得敏锐非常。烹煮与饮食的力量,不会随煮完、吃完而断然消失,反而会跟随饮食的名称和味道,延伸出回忆、思考和情感,或多或少,或深或浅,或明或暗,或甜或苦,或喜或悲,或肯定,或反转,随想随心,有时坚实如石,有时飘忽如云。红萝卜蛋糕对蔡珠儿来说,是食物,有食谱,更有自己专属的故事:

然而有种酸苦,涔涔从心庾x??出。做红萝卜蛋糕,又让我想起妈妈,虽然她从没烤过任何糕点,这也不是我记忆里的家庭滋味,然而去年冬天嫣妈病逝后,我竟是靠?它,熬过最困难的时光。

蔡珠儿靠焗制红萝卜蛋糕,来缓解悲痛、治愈心灵,饮食从外到内,隐约串连起一些人事,变成建构人生、共度四季的重要元素。●

啖南酸枣糕的甜酸回忆

朋友间会送礼,亲友一样会互相赠物。应合时节,中秋舅父送月饼、新年姑妈送年糕;闲时碰面,外婆带来家乡米饼、表哥送递生晒腊肠,通过亲友思念,引发饮食影响,更多机会品尝传统味道,偶然也会发现一些新的饮食潮流和食材。

年少时笔者的生活没有互联网,更不要谈网购,要吃什么,很多时候要到店选购。喜欢的糕点是邻近地区的名物,可以托亲友「真带货」,一手交一手。再远的特产,能寄的尽量寄,不能寄的,唯有待亲友不知何年佾x??再来,随行李带上。以前坐飞机坐船,外出旅游不易,亲友带来的难忘味道,吃过喝过,珍惜当下,转为记忆,触发几乎遥不可及的期待。

年少有年少的好,同样有年少的局限,其中一样是选择的自由,无论是吃什么、吃多少、佾x??吃、怎样吃,都有规限,无法自主,当然更难出去购物,出境选购简直等同做梦。作家叶晓文也有相似经历,回忆聚合于文章〈南酸枣〉,记录如下:

小时候,每逢亲友到深圳「北上购物」,总拜托他们买一种叫「南酸枣糕」的零食;封面印有仿迪士尼的山寨版「泰山」卡通公仔,内里是独立包??o?J??打开小袋,是两小块薄片状的蜜饯。它以南酸枣为主要原料,麦芽糖为辅料,吃起来甜蜜可口,每次到深圳必须要买。

南酸枣糕现仍有售,包装与枣糕的形和色,都跟叶晓文描写的一样。记忆犹新,因为喜爱,食物触发拜托与带回的循环,感情在甜蜜之间,亲友无形中变成片段的重要角色。

饮食串连人事,构成记忆点滴,有待回味,有待发展。叶晓文专精耕种,由饮食往事引伸到植物探查,旧事不妨重提,新事有所依据,文章接续延伸:

翻看植物志,得知南酸枣属落叶乔木,高可达二十米,树荫茂密,横向根系发达。它到底长什么样子?访过城门水塘菠萝坝自然教育径,一切谜底便解开了。城门水塘一带有数量极多的猴子,渔护署在山头种植三十万棵树,包括猴子喜爱的果树如杨梅、岭南山竹子和馀甘子等,当中也有不少南酸枣树。

旧事有深根,新事有养分,资料参阅、植物观察,南酸枣树是现在的,叶晓文脱离往昔,展现出更多自我,用文字记载所见所闻。饮食、人物、情感,其实一直都在,只待佾x??,化作滋养自己的养分,同时不禁期待,从外而来的种种惊喜。

■萧欣浩 - 「萧博士文化工作室」创办人、大学讲师、作家,曾任法国餐厅厨师。专研语言文字、饮食文学及文化,著有《解构滋味:香港饮食文学与文化研究论集》、《流动香港饮食志》和《屋?寻味记》

文:萧欣浩

图:demaerre@iStockphoto、资料图片、网上图片

(本网发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评,旨在指出相关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错误或缺点,目的是促使矫正或消除这些错误或缺点,循合法途径予以改善,绝无意图煽动他人对政府或其他社群产生憎恨、不满或敌意。)

[语文同乐 第75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