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许昌挖出87遗骸 料属抗日军人(组图)

发布 : 2025-4-03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发现遗骸的土层深逾6米,工作人员掘地逾4米才发现埋藏遗骸的深井井壁。图为工作人员在深井发掘遗骸。(网上图片)



河南许昌襄城县库庄镇中冀村近日从一口枯井发掘出87具遗骸以及子弹、帽徽等军用物品,工作人员将部分遗骸放置地面,以红布覆盖并放上鲜花。(网上图片)


【明报专讯】河南许昌襄城县库庄镇中冀村近日从一口枯井中发掘出87具遗骸以及子弹、帽徽等军用物品,其中部分遗骸头骨有弹孔,初步相信属抗日战争阵亡的中国军人。许昌官方周二(1日)证实消息,表示目前已停止挖掘,郑州大学技术团队正核实遗骸身分信息、复原死者生前样貌,据此寻找遗属、后人,展开烈士追认流程。

有头骨留弹孔 另发现子弹帽徽

综合《新京报》等内地媒体报道,遗骸层深逾6米,部分遗骸头骨有弹孔,除遗骸外还有未发射的子弹、皮带扣、纽扣、帽徽、花露水等物品。

遗骸收殓工作由湖南龙越和平公益发展中心「英魂回家」项目组、郑州大学考古实验室周亚威教授团队合作。「英魂回家」项目组负责人余浩表示,全部遗骸已运抵郑州大学实验室,技术团队将用DNA(去氧核醣核酸)鉴定死者身分,通过骸骨分析、头骨复原技术,尝试还原死者生前样貌,需两三个月;其他遗物则由当地政府部门协调保管。

井内混葬骸骨交错 增发掘难度

余浩表示,学者早在2010年就发现襄城枯井埋葬士兵遗骸的线索,直到当地义工去年与「英魂回家」联系后开始实地调查,通过查阅史料、整理村民口述,库庄镇政府今年初划定区域,2月26日开始发掘遗骸。枯井痕[已难见,团队掘地逾4米才发现井壁,其后工作一度因大雨中断。他表示,枯井狭小,且遗骸被混葬井内,头骨和身体其他部分交错,无法在第一时间将骸骨分成独立个体,增加发掘难度。

许昌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表示,已要求下属单位保护现场,成立工作专班,启动DNA检测及史料核查,避免草率结论。该局优抚和褒扬科科长邵胜杰表示,认定烈士须经一系列复杂法定程序,目前重点是核实遗骸身分、阵亡背景是否与抗战相关,需严谨调查方能作结论。

侵华日军1944年春发动大规模攻势,持续至年底,史称「豫湘桂战役」;同年4至5月「豫中会战」期间,襄城县库庄镇前冀村、中冀村、后冀村(合称三冀)爆发「三冀阻击战」,中国军队伤亡枕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