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学龄SEN童支援 六成基层家长不满(图)

发布 : 2025-4-07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香港社区组织协会昨发表调查,61%受访基层家长不满学龄SEN支援服务,建议政府引入「人本支援」模式,结合公私营服务,为SEN儿童提供针对性支援和持续发展评估,弥补「校本支援」不足。(社协提供)


【明报专讯】目前教育局主要以「校本支援」模式,由学校决定如何运用「学习支援津贴」支援学龄特殊教育需要(SEN)儿童。香港社区组织协会调查指出,61%受访基层家长不满学龄SEN支援服务,并指学校功课辅导班、兴趣班及行为训练欠针对性和次数少,建议政府引入「人本支援」模式。

社协倡「人本支援」 教局:因应不同需要??u计划

教育局回应称,非常重视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的成长,一直鼓励普通学校秉持「及早识别」、「及早支援」、「全校参与」、「家校合作」和「跨界别协作」5个基本原则。该局表示,在全港公营普通小学??u行「及早识别和辅导有学习困难的小一学生」计划,以及在学前阶段未被识别而有学习困难的学生及早得到识别及支援。教育局又称,会因应不同类别的特殊教育需要??u屾x??援计划及服务,为学生提供具针对性的支援,例如为有读写困难学生提供的中文分层支援计划,以及??u出「学校伙伴计划」,支援普通学校照顾智障兼有严重适应困难的学生。

家长:SEN童功辅需小班 学校师生比例高

社协去年7至12月访问73个受该会资助的SEN儿童家庭,有受访者认为,SEN儿童需要一对一等小班功课辅导,但学校功辅班师生比例往往过高,部分学校更未提供学业支援;另外学校兴趣班未必涵盖所有范畴,而且需要抽签或老师??u荐,而坊间个别形式教学的课程大多收费昂贵。

调查另指出,相比学前支援服务,学龄SEN儿童的「校本支援」政策没有规定每名学生每年有60小时的标准化专业服务,而且所提供的情绪管理、社交小组等,多由学校社工负责,缺乏职业治疗师、言语治疗师、教育心理学家等专业人士支援及持续评估,同时多属短期或次数偏少,并设有名额。

社协去年7月起展开「人本支援」先导计划,资助基层学龄SEN儿童每月1500元寻找针对性私营服务,调查显示他们接受坊间SEN支援后,学业、个人发屾x??面等都有正向改变。社协倡政府结合校本、人本支援模式,在加强「校本支援」方面,按学校SEN学生的种类和数量提供针对性津贴,如「读写障碍治疗津贴」等;至于「人本支援」,可为基层SEN儿童提供现金资助或学习券,用于治疗、兴趣班和补习,并借鉴学前支援计划,由专业团队提供介入建议,甚至定期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