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对华货轮徵收港口费 中国外交部斥损人害己(组图)

发布 : 2025-4-19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中国最大船运公司「中国远洋海运」(Cosco)一艘载满货柜的货轮本月3日停泊美国加州长滩港。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周四宣布半年后开始对中国轮船收取巨额港口费,外界分析认为中国远洋海运等船运企业势受冲击。(法新社)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周四(17日)宣布,已完成对中国海事、物流及造船业的「301调查」,将分阶段对停靠美国港口的中国船舶徵费,6个月后生效,作为重振美国造船业的手段。对于美国发起「301调查」并宣布最终措施,中国外交部、商务部、香港特区政府昨表示强烈反对和不满。明报记者

非华企华制船同徵费

USTR称,今年10月14日起,由中国公司拥有、营运及制造的船舶,每趟美国航程将按载货容积被收取每净吨50美元,其后3年再逐步增加,2028年4月17日起费用将达每净吨140美元。而非中国公司拥有的中国制船舶,则按载货容积或货柜数目收取较低费用,每净吨载货容积18美元或每个货柜120美元;到2028年4月17日分段增至每净吨33美元或每个货柜250美元。

以每艘轮船载货容积介乎5万至22万净吨计,意味中国拥有及营运的轮船半年后如停泊美国港口,需付约250万至1100万美元。

USTR表示,港口费将按每趟赴美航程收取,每艘船每年最多徵收5次。周四公布的内容已较2月时的方案放宽,当时计划是按每次停靠美国港口徵收,遭美国众多行业群起反对,称将致消费者和企业成本暴增。

冲击丹麦瑞士船运巨头

与徵费相关针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业的「301调查」去年3月由时任拜登政府展开,今年1月完成。「301条款」是美国《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的俗称,一般而言是美国贸易法中有关对外国立法或行政上违反协定、损害美国利益行为采取单边行动的立法授权条款。

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形容,船舶和海运对美国经济安全和自由商贸至关重要,特朗普政府「将开始扭转中国(相关方面)垄断、应对美国供应链面临的威胁,并对美国制造的船舶释出需求信号」。

中国是目前最大造船国,根据海运数据公司Linerlytica资料,目前全球已下水航行船舶中,约29%由中国船厂建造,而新船订单方面这一比例更高达70%。

《华尔街日报》分析,新徵费将直接冲击中国船运和物流巨擘中国远洋海运(Cosco),以至丹麦的马士基(Maersk)及瑞士的地中海航运公司(MSC)等外国主要船运企业,后者旗下有不少货轮购自中国。

增通胀压力难振美船业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周五于例行记者会重申,徵收港口费、对货物装卸设备加徵关税等措施损人害己,既推高全球海运成本,扰乱全球产供链稳定,也会增加美国国内通胀压力,最终并无法振兴美国造船业,敦促美方立即停止错误做法。

中国商务部昨回应美方「301调查」时,对美方「一意孤行,执意发布相关限制措施」表示强烈不满、坚决反对,敦促美方尊重事实和多边经贸规则,遵守市场经济和公平竞争原则,停止「甩锅推责」,尽早纠正错误做法。

港府:带歧视毁业界团结

特区政府昨强烈反对及不满美国当局向由中国公司拥有、营运及制造的船舶徵收港口费等措施,「美国当局的措施带有明显歧视性,肆意分化国际航运社区,破坏国际航运界多年建立的团结合作气氛,有失国际交往的基本风范」。

(CNBC/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