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车企扩大出口 占销量跃升至两成(组图)

发布 : 2025-9-01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中国车企积极将汽车出口至海外市场,去年出口规模逼近600万辆,占总销量比率升至两成。(新华社)






比亚迪今年首7月出口逾55万辆汽车,占其总销量约22%。





中国汽车行业竞争激烈,价格战几乎成为常态,促使车企将目光转向海外市场,寻求第二增长曲线。近年中国汽车出口规模以百万辆为单位逐年攀升,去年更逼近600万辆,占内地汽车总销量比率跃升至两成。然而,出口增速有所放缓,按年增幅由2021年的101%降至去年19%。有汽车分析师认为,内地汽车「出海」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凭藉技术优势、成本效益,以及海外工厂布局,中国车企出口增长幅度已快于日韩汽车工业之前国际化时的速度。明报记者 黄志伟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首7个月内地汽车出口量按年增长12.8%至368万辆,占同期总销量的20.1%;相比2021年出口量201.5万辆,占总销量的7.7%,可见车企愈来愈看重海外市场。新能源车出口增速尤为显著,今年首7个月出口量按年升84.6%至130.8万辆,已超过去年全年128.4万辆,占整体出口比重35.5%,明显高于2021年的15.3%。

奇瑞比亚迪为出口最多车企首两位

按出口销量计算,正计划到本港上市的奇瑞汽车为中国车企出口「大哥」,今年首7个月有45%销量、即66.7万辆出口海外,占同期中国出口车量的18.13%;以15.03%排名第二大出口车企的比亚迪(1211),出口量逾55万辆,占其总销量约22%,相比2022年约3%,3年间增幅约19个百分点。

瑞银中国汽车行业研究主管巩旻表示,2021年疫情时全球汽车业缺少晶片供应,各大厂商将晶片集中在高级车辆,令中低端车及新兴市场有空档发展,中国车企便趁势攻入这些市场。他续指出,每年电动车消费者调研显示,中国品牌在欧洲的认知度逐年提升,例如比亚迪在德国的品牌形象已接近传统西方车企。他认为,东南亚是中国车企「出海」首个重点市场,因地缘政治与营商环境优势明显,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拥有大量华裔人口,可充当沟通桥梁;今年拉丁美洲、中东地区表现亦较好,目前已有中国车企在巴西建厂。

快速扩张引起海外监管关注

然而,中国车企「出海」的快速扩张也引起海外市场关注。欧盟委员会去年4月发布的报告指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得益于中央与地方政府在整个价值链上的广泛支持,涵盖原材料、电池及整车制造。政府透过购车补贴、购置税减免等措施直接干预市场,压低特定车型价格。即使中央政府于2022年底终止购置补贴,地方政府仍推出类似政策,持续支持本地新能源汽车企业。

报告同时指出,各省份与主要城市竞争激烈,争相吸引新能源汽车企业落户,以获取就业、税收及政策资源。地方政府与国有银行分支机构往往提供融资支持,例如2020年7月,蔚来(9866)与安徽省签署总部搬迁协议后,6家国有银行地方分行为亏损企业提供104亿元(人民币,下同)信贷额度。

中央补助撑车企 比亚迪去年获196亿

事实上,政府补助为车企盈利带来支持。如比亚迪近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的政府补助来看,2021年的41.73亿元便高占营业利润90%,而补助金额去年增至196亿元,但比例已降至约39%。小鹏汽车(9868)今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净额」按年增长1.2倍至7.8亿元,主要来源为政府补助,同期公司经营亏损为19.8亿元。

尽管欧盟去年10月起向中国出口的纯电动车加徵关税,税率介乎7.8%到35.3%不等,但巩旻认为,欧盟加徵关税,只针对纯电动车型,而且政策不明朗因素消除后,有利经销商扩展网络;加上中国车企在泰国的工厂可供应予欧盟市场,而英国并未跟随欧盟加徵关税,因此出口仍有增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