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母女游客谈购物:当年感威水 vs. 淘宝较平
发布 : 2025-9-15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近年访港旅客消费模式如何改变?不妨听听两代人的说法。
「中学时期就羡慕家境好的同学穿港产牛仔裤。」家住广州的张女士回忆,2000年前后她的月薪为1500元(人民币,下同),首次来港旅行便豪掷数月积蓄购买SONY相机与黄金首饰,「过年时向亲戚展示,大家都觉得『香港货很威水』」。她至今仍觉得骄傲,「毕竟当时别人都没有,只有我才有」。
张女士女儿锺小姐则称,现今来港主要为买衣服和寻找美食。她认为香港确有内地少见的款式,但她通常会「拍照识图」在淘宝寻找同款,「结果淘宝通常便宜得多」。她笑言,自己与母亲当年来港时年龄相若,「不过我可不敢这样一掷千金」。她补充,虽然香港游对她的吸引力仍大,但通常会即日返程,「为什么要在香港过夜?跨境巴士来回很方便」。
内地旅客消费趋保守,旅行社及旅游团领队首当其冲。领队Michelle称,现时来港游客早已不如疫情前多,今年甚至较去年更少,「跟团游与自由行结合」成新趋势。她表示,「买奢侈品就更少见,最迂唪迎的旅行手信是曲奇饼」。内地旅行社华迅旅游员工王勇军称,多数香港团旅客会选择最低收费只百多元的一日或两日团,而逾3日旅游团因住宿成本高,价格动辄上千元,报名人数明显偏少。
尽管整体消费收缩,旅客来港仍有购物需求。广东游客严小姐专程为手游《恋与制作人》与旅发局合作推出的打卡路线来港,依照小红书攻略为角色公仔拍照留念。谈及购物计划,她称:「大多数广东人应该仍会有『香港保健品效力比内地好』的坚持。」为保证质素,会亲身来港为家人「代购」保健品。来自上海的Vivi则每年暑假都会来港旅行,她表示,香港购物价格相较内地仍具优势,且购物氛围更浓厚,「看到喜欢的就会买,其他时间会去小众景点、尝试本地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