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的外交剧场(图)

发布 : 2025-11-05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周二在众议院会议前与内阁成员交谈。(法新社)


高市早苗上任仅一周,日本外交就进入全新节奏。

过去一周,这名以强硬保守著称的首名女首相,全力投入密集的亚太外交日程:先后与美国、韩国、中国以及东盟多国首脑举行双边/多边会谈。她不仅以主动的姿态向外界释放「日本回来」的政治信号,也意图透过外交舞台巩固其国内政治权威。

高市的这一连串行动,使人感受到一种与以往截然不同的自信,即不重演前任首相石破茂那种被动与迟缓的姿态,而是以「戏剧化」的风格开拓了她的新外交布局。

凸显亲美风格争取特朗普信任

在对美外交上,高市在本次特朗普访日的表现异乎寻常的「亲美」。透过强调自身是安倍主义的传人并刻意讨好特朗普本人(例如承诺推荐特朗普成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高市成功拉近了和美国之间的距离感。据称日方官员被美方官员建议,即使特朗普说错数据也不要在公开场合反驳,以避免重演今年2月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白宫的前车之鉴。高市显然得到了安倍时代外交顾问团队(如安倍时代担任首相秘书官的今井尚哉)的建议,通过拉近与特朗普的私人关系,缓和了美国要求日本提高防卫预算的压力。

在对华政策上,高市政府告别石破政府的「战术对冲」,逐渐向「战略制衡」的光谱移动,简单来说就是「制衡为主、自制为辅」的路线,在国家安全领域和内政制度改革层面全面加速制衡中国的动作。在安倍时代,日方和中方的沟通管道由前自民党干事长二阶俊博掌舵,作为安倍晋三对华沟通和管控中日关系的高层管道。如今,二阶早离开权力中心,高市内阁中并没能和北京直接沟通的中间人,高市早苗能否在中美之间掌握类似安倍时代的平衡感,有待观察。

不过,鉴于美国战略收缩的不确定性以及来自中国的反制成本,高市政府的对华政策在历史与台湾问题上难以全面冲击中日关系的底线。初步证据有二:(1)高市即将上台之际,未在10月中旬的秋季大典参拜靖国神社:(2)与台湾方面关系密切的木原稔在内定将担任高市的内阁官房长官后,取消原定10月9日的访台行程。

对华政策「制衡为主 自制为辅」

根据过去中日关系互动的历史经验,一个内政强势的日本鹰派政府往往存在对华外交让步的空间。2014年后,连续在国政选举中取胜的时任首相安倍晋三未曾再参拜靖国神社(曾在安倍政府担任外交与安全保障政策顾问的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北冈伸一在史丹福大学接受笔者访问时披露:2019年安倍曾秘密接触靖国神社,要求神社方面移除甲级战犯牌位)。

《读卖新闻》10月23日的民调显示,高市内阁的支持率高达71%(18至39岁年轻族群的支持率更高达80%);《日本经济新闻》于10月27日公布的民调亦显示,高市内阁支持率高达74%,在历任新任首相上台时的支持率纪录中排名第五。因此,享高支持率的高市首相在短期内于靖国神社参拜问题展现自制的可能性高。

高市的外交剧场正在提升其内政支持度。高市以一周之内的高密度出访与连串会谈,向内外展示她的决断力与执行力。这不仅重塑了日本首相在国际舞台的存在感,也直接带动了国内民意的反弹——据最新TBS电视台民调,高市内阁支持率高达82%,创近二十年新高。这种高支持率当然有「新鲜感效应」的因素,但若她能在未来半年内维持这一态势、并以此作为内政整顿与政策推进的支撑,不能排除日本出现「高市长期政权」的可能性,改写自安倍以来日本政坛短命内阁的宿命。

日本早稻田大学国际学术院

国际教养学部教授 张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