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待遇」入十九大报告 解外商顾虑

发布 : 2017-10-20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关注


明声网温哥华 微信公众号
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在前日所作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愈开愈大。」在谈及引进外资政策时,报告强调了要「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凡是在我国境内注册的企业,都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北京新世纪跨国公司研究所所长王志乐认为,中国在改革开放30多年后,还要不要强调引进外资,这在地方曾有过一些争论。但中央层面从今年以来出台了一系列加大吸引外资力度的相关政策文件,表明了继续鼓励吸引外商投资中国的态度。「国民待遇」与「放宽准入」是外商最关注也是近年来意见最大的两个问题。此次中共十九大将这两个外商的关注点写入报告,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全方位开放」平衡东西部发展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也认为,报告中的表述,是给外商吃了一个定心丸,是给外资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白明指出,十九大报告强调「全方位开放」,原来中国的开放大部分是沿海的开放,西部开放滞后,现在是提升整体开放水平,使内陆沿海、东西部发展都趋于平衡。白明同时提示,中国当下的投资需要,并非单纯的资金,而是包含技术、行销管道以及管理水准在内的外商投入。这样才能与中国本土产业互补,产生「1+1大于2」的效果。

港口硬件水平高 配套要提升

此外,十九大报告还提出「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 白明表示,这是首次在报告中提出,但中国近几年建立的自由贸易区,也有部分包括了港区。比如上海自贸区,其中就包括洋山保税港区,天津港也有保税区。但都还没有达到国际上完全意义的自由贸易港的水平。 白明称,中国的港口硬件设施水平,目前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国际水平。但从商业角度而言,中国港口的交易功能及信息化水平,都还要配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