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学者揭非暴力抗争「3.5%」成功定律

发布 : 2019-6-25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关注


明声网温哥华 微信公众号
非暴力运动被视为推动政治变革的和平手段,成效向来备乖殠疑。哈佛大学政治学者研究却显示,非暴力运动带来政治变革的机会比暴力抗争高逾倍,更有一个「3.5%定律」成功模式——只要超过人口3.5%的民众积极参与抗争,便有望令政府退让甚至瓦解,促成变革。近期「反抗灭绝」(Extinction Rebellion)运动的发起人便称受到该研究启发。

研究:非暴力抗争更可促成政治变革

哈佛大学政治学家切诺韦斯(Erica Chenoweth)及国际非暴力冲突中心(ICNC)研究员斯蒂斯(Maria J. Stephan)2011年发表报告,分析1900至2006年间323场非暴力及暴力政治抗争运动的成败因素。非暴力运动包括和平示威、杯葛商户及其他不合作运动,如在运动高峰期的一年内在没有外力介入下实现推翻政权或政府大幅让步的目标,运动便算成功,但如运动期间损及人身安全及财产,便视作暴力运动。

分析发现,非暴力运动成功率达53%,而暴力抗争则只有26%机会成功。这主要由于非暴力抗争有助在国内外争取合法性,占据道德高地,鼓励更多人参加,例如菲律宾1986年反对马可斯政权的人民力量运动在高峰期便有多达200万人参与,这可有效干扰城市正常运作,从而向政府施压,亦更容易争取警察和军队的加入,令政府失去维稳力量。其次,对于武力抗争者,政府很容易将暴力反击合理化,但对非暴力抗争者动武则可能损及政权本身。此外,公众往往会认为暴力抗争者的目标极端而无法和解,但会认为非暴力抗争者较温和,有利透过商谈争取政府让步。其中一个非暴力运动的成功例子,是1980年代南非黑人接连数月彻底杯葛白人商户,令白人经济陷困,最终造就种族隔离政策在政治协商下瓦解。

以暴抗暴 易失道德高地民心

至于非暴力运动失败的主因,往往是支持人数不足以削弱政府统治基础及应付打压,例如1990年,缅甸昂山素姬领导反对派全国民主联盟即使在大选胜出,仍遭受军方打压,大批支持者遭拘捕或杀害而无力反制。

研究显示,只有当参加非暴力抗争的人数达到总人口的3.5%时,才能迫使政府让步甚至瓦解。切诺韦斯今年2月接受哈佛大学校报访问称,「3.5%定律」并不容易达成,但仍是唯一可靠的途径,「你能想像在美国有1150万人一同持续参与大型不合作运动9至18个月吗?这国家会变得完全不一样」。惟她亦警告,非暴力抗争亦存在极大风险,譬如1989年的中国民运便以流血收场。切诺韦斯亦向英国广播公司(BBC)称,现有历史大多?眼于武装暴力,却忽视和平抗争的成功之处,「这些活动正在改变世界,值得关注和颂扬」。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