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 「停止信号」节制玩手机(图)

发布 : 2019-9-10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关注


明声网温哥华 微信公众号



愈来愈多研究调查发现,人们使用手机的时间不断增多,儿童开始接触视频产品的时间提早,很多在一岁以前已经开始和家人一起接触手机或平板电脑。新科技的变革,使用更方便,只要指头滑动就可以获得资讯,好看的节目可以在网络无限重温。在儿童眼中,每天都观察到周围人群使用手机或平板的情形,包括自己的父母和朋友。

美国心理学教授Adam Alter在2017年的研究发现,十年前和现在相比,人们日常时间安排变化不大。例如,睡眠时间都是七个半小时,工作八个小时;然而变化最大的是工作和睡觉以外,约三个小时的个人时间。研究发现,让人们感到有意义的媒体是「放松,天气,运动,阅读,教育和健康」,这些每天花的平均时间是9分钟。让人感到不快乐的是「约会,社交媒体,游戏,娱乐,新闻,网络浏览」,然而花在这方面却有27分钟。

为什么人们对不快乐的活动反会投入更多时间呢?人们能够停下来,其中有一个重要的信息——停止信号(Stopping Cues)。传统媒体如报纸、广播、电视,在一个节目或文章完结后,都会有一个停止信号,代表结束,人们可以在这个环节转换行为模式。但是现在的媒体,特别是儿童常用的视频网页,设有自动播放(Auto play)功能,即播完自己所选择的节目后,会自动播放其他相关视频,而这些内容或许与家长和孩子所选的节目相差甚远。

过去有研究了解儿童观看视频的影响。早在1963年心理学家班杜拉曾做过关于愤怒的实验,让孩子们观看一个电视节目,其中有一个演员示范暴力对待一个气球玩偶「波波」。试验结果发现,观看过暴力片段的儿童,明显比没有看过片段的小朋友有更多暴力行为,而没有观看片段的小朋友,在和「波波」相处时没有出现攻击行为。这是一个心理学实验,然而我们在今日却面对更多的挑战,大量节目缺乏标签和设限,儿童不宜的内容更容易出现在滚动播出的视频或游戏中。

例如2017年的艾莎门事件(Elsagate),调查发现自2014年YouTube平台逐渐多了伪装动画。这些视频经过专门设计,伪装成为儿童熟悉的节目内容,例如米奇老鼠、冰雪奇缘主角Elsa,儿童在查找关键词时,很容易就拣选了类似的节目。

在没有任何警示下,这些伪装动画片传递了大量有可能伤害儿童的媒体信息。如果儿童长期暴露在不适切的媒体中,不成熟的大脑会逐渐习惯和默认这些信息,在成长过程中造成负面影响。此类现象后来受到媒体关注,视频网站增添举报功能,并且推出专门YouTube Kids(儿童频道),无广告播放幼儿视频,并加强人工审核,但也很难保证所有视频的质素。

关掉Auto play 父母陪子女上网

我们在面对大量视频信息的时候,应陪伴孩子建立正确的态度和行为,值得在儿童年幼时就开始建立使用的习惯,让孩子们可以有「停止信号」。第一、建议关闭自动播放(Auto play)选项;第二、建议父母和孩子有共同使用网络的时间,以引导孩子选择适合内容,即时讨论和学习处理一些互联网相关的问题;第三、建议帮助年幼孩子建立观看清单,这些清单由父母帮助选择可信的节目频道,对观看内容和时间加以管理;第四、应加入师资和家长培训,让教育者和照顾者能够引导年幼的儿童善用资讯,以身示范,从小培养孩子们选择平衡的生活,享受生活中不同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