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改善非白人面容解锁 Google涉骗资料(组图)

发布 : 2019-10-05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关注


明声网温哥华 微信公众号

在亚特兰大,不少民众排队参与Google的活动。(网上图片)



图为Google用作拍摄人脸的机器。(网上图片)


美国有传媒披露,科网巨擘Google为改善新智能手机Pixel 4的人脸解锁功能,于是经第三方公司招聘调查人员,到街头及校园蒐集大量有色人种的人脸数据。有前外判员工透露,他们获指示针对露宿者及学生等易受礼品卡利诱的对象,并以误导手段说服对方接受人脸扫描,例如讹称只是玩「自拍游戏」或「调查」,事前亦会催促对方签署同意书,导致不少人在未阅毕的情况下签字,做法引起道德争议。报道未能确认Google对此是否知情,Google则表示会严肃调查事件。

计划针对深肤色人种

Google于今年7月承认展开人脸数据「实地考察」,以5美元的礼品卡吸引民众接受人脸扫描,从而建立大型而多元化的数据库,提升Pixel 4人脸解锁的准绳度。

《纽约每日新闻》报道,这项计划主要针对较深肤色人种。由于数据量不同,西方人脸识别技术一直被批评带有种族及性别歧视,例如麻省理工媒体实验室去年2月发表的报告指出,IBM及微软等人脸辨识演算法在检测深肤色女性时,误差较浅肤色男性高出三成半。

主要目标大学生露宿者

报道引述多名前外判员工透露,他们受雇于国际人力资源机构任仕达(Randstad),但是受Google经理「直接指导」。有人形容大学校园在员工之间被视为「金矿或独角兽」,因为学生的生活预算较为紧绌,易受礼品卡吸引;有人则透露任仕达曾派遣团队到亚特兰大针对当地露宿街头的黑人,因为露宿者往往不知道发生什么事,亦最不可能向传媒告密。他补充,Google未必知道针对露宿者的决定,但该公司一名经理确实曾要求员工专门收集深肤色人种的数据。另一人则坦言,感觉有关做法是「想让我们剥削弱者」。

讹称邀玩游戏 暗拍下脸容

他们又表示,被告知在说服对象接受人脸扫描时,尽量避免谈及Google的名字,只会说「玩手机数分钟即可获得礼品卡」,或「我们有一个新应用程式,试用即可获得5美元」,甚至向参与者隐瞒他们用作「玩游戏」的手机实际上正拍摄其脸容的影片。

根据报道取得的同意书内容,Google可储存参与者的人脸数据「直至达到预期目标,预料将需时5年」,惟不少前员工都坦言,他们被要求迫使参与者在未阅读同意书的情况下签字。

Google回应称该项目收集的数据最多只会保留18个月,亦会按参与者要求删除。

其发言人透过声明表示,公司会严肃看待指控并展开调查,又称指控提及的行为违反其自愿研究的要求及培训,强调项目是为了提升人脸解锁功能的公平性。

人权组织美国公民自由联盟(ACLU)北加州分部的律师斯诺(Jacob Snow)则批评,Google外判商的行为不可接受,不应透过针对弱小社群来解决演算法偏差。他又指企业须遵守「联邦贸易委员会法」第5节,即禁止在市场作出欺诈行为。

(卫报/纽约每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