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炳强效应」:《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火速通过的背后

发布 : 2019-11-22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关注


明声网温哥华 微信公众号
日前谈过美国不同世代对《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的态度,言犹在耳,美国国会就火速通过法案,先是参议院以「hotline」方式不经投票一致通过,然后是众议院以一小时光速通过直接使用参议院版本、连讨论也不需要,立刻送交总统特朗普签署。到了这关头,即使特朗普技术上可以否决,但也会被一致通过的议员否决回来(门槛是2/3),相信很难找到不签署的理由。

港版天安门联想 触动美政客神经

形势急转直下,相信有几个关键。首先,自然是香港这边的形势同样急转直下,这不少朋友都理解,但不一定明白背后在美国应如何操作。对一般美国政客、美国人而言,香港议题尚未「入屋」,必须使用他们不假思索就能明白的analogy,才能游说事半功倍。特朗普月前受访前曾表示,不容许香港出现「天安门式下场,并会在中美贸易战涵盖香港议题,反映把香港场景联系到六四这个美国集体回忆,才会令议员、总统感到事态严重。

中大、理大围城,特别是中大校园战火的震撼画像,立刻被网民拿来和天安门相提并论,是为「Twitter民间外交」;当时我刚巧在华府,这种千钧一发的气氛,在美国政坛完全感受到。结果,讲求利益的美国政客,感到了理想和现实的交接,担心一旦真的出现「港版天安门」,而他们日后被证明是在背后拖延法案,这足以成为国内政敌攻击的口实。

鲁比奥参议员利用这时机,说服了一直暗中拖延法案讨论的参议院多数党领袖麦康奈尔,镇住了大概六、七名被认为最有可能向中国利益屈服的参议员,造就了戏剧性的Hotline一致通过。除了鲁比奥,负责指挥两大围城之役的「新一哥」邓炳强自以为立下「大功」,其实,却是法案通过的另一大功臣。

特朗普此刻正面临弹劾,本来这会令议员对香港法案的兴趣减弱,众议院议长佩洛西也一度被同僚劝说,应该集中精神弹劾总统,不妨对香港问题暂缓一下处理。但正正是这种内部权斗,制造了一种气氛,就是特朗普假如为了达成中美贸易协议而过度退让,很可能被怀疑存在利益输送,制造另一个「乌克兰门」。

指乱责在北京 美态度一锤定音

共和党的鲁比奥、民主党的佩洛西作为推动香港法案的两大推手,都明白这一点,并以此向各自的党友,宣传快速通过议案的好处。

到了特朗普这一关,假如他真的拒绝签署,除了屈服于北京压力,找不到任何其他解释理由,届时只会联系到他「勾结外部势力」的弹劾案。中国七大机关半日内连环发炮,攻击参议院通过法案,只会令特朗普更难否决。

经此一役,美国朝野半推半就,终于统一口径,包括麦康奈尔在内的所有人,几乎一致研判香港此刻乱象的Root Cause,在于北京破坏「一国两制」,而不在于抗争者使用的方式。这论述,在香港明白事理的人眼中是Common Sense,但在中国官媒全力启动下,歪理毕竟困惑了一些人;美方的态度,对全球认清楚运动本质,有一锤定音的功效。

由于美国国内存在复杂的利益集团、板块计算、中国游说小组,「一致定性」比法案通过本身更难达到,而现在却达到了。假如没有香港特区政府的神助攻,这根本不可能出现,正是「祸兮福之所倚」。

沈旭晖(GLOs创办人、中大社会科学院客席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