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文凭:「见其文,思其神」——具象化 写出事物神髓(组图)

发布 : 2021-2-23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关注


明声网温哥华 微信公众号

(图:bernie_photo@iStockphoto)



(图:shirhan@iStockphoto)


【明报专讯】「具象化」是文艺创作的一种表达方式,这概念相对抽象,意即具体表达出事物的神髓。当然,文字跟图画不同,读者无法直接观察事物的原形,只能透过作者的诠释,继而以自身对文字的理解产生具体形象。不少考生对事物的本质理解并无错误,却纠结于如何诠释事物的精髓,使之跃然纸上。尤其在描写人物或景物时,只能对事物泛泛而谈,使文章未见深刻。

如何使文章有具象效果?

一般考生人生经历不足,未必经历过命题的处境。相比真人真事,虚构的事物往往缺乏真实影像参考。考生普遍认为可质量互补,将事件经过、人物语言和动作等,巨细无遗地写出来,便是上品的描写文。

其实不然。尤其写记叙文时,考生应多写具影像性的文字,即上文提及的「具象」。例如细致刻划颜色、外貌、神态、行为,甚至用上夸饰及比喻等修辞手法。总而言之,要在文章的精彩处,或能表现人物形象的情节停下来,用具体的描述将场景呈现读者眼前。相对而言,所谓非影像性的文字,类似「默默地」、「神情落寞」、「勉强忍受」等,这些字眼虽具有表达人物情感的意义,但读者未必能从文字中想像到当时的画面。

例子

试比较以下3段文字,同样是写面容的变化:

(A)

原本醒目的一张脸,现在变得憔悴。

(B)

原本精神奕奕的脸、炯炯有神的双眼,现在变得憔悴,也失去昔日的光彩。眼皮下渗出一份苍老感,面容委靡不振,欠缺色彩。

(C)

原本双目黑白分明,现在布满红丝,色泽浊黄。眼皮底爬满细纹,隐现一晕黑圈。昔日一戳可破的逗人脸蛋,现在却松弛得说话时一动不动,枯涩蜡黄。

相比之下,例子A的描写明显失色。而例子B和例子C表面上看来分别不大,惟细心观察下会发现例子C运用了具影像性的文字,例子B则只运用了非影像性的文字。例如写双眼无神,例子C以眼睛的颜色变化,以及面皮的状态,表达今昔的转变,这样读者更能具体地想像到人物的形象。故此,考生除了背诵大量四字词进入考场,亦应尽量多写具象文字,从中展现考生的观察力。

向名家偷师

鲁迅《祝福》中写「我」遇见祥林嫂的一幕也运用了不少具象文字:

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颜色),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颜色),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比喻);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著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著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赏析

上文描写祥林嫂最出神处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鲁迅细描其脸色以及神情呆滞如一尊木刻人像,只有眼珠子偶尔转动。作者此刻并未明言祥林嫂发生何事,但这样读者更能具体地想像到祥林嫂精神异常的模样。

文:薛天培

(廖宝珊纪念书院中文科教师)

[星笈中文 第0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