乜乜物物:何?x??家——读周国平〈从挤车说到上海不是家〉(组图)

发布 : 2024-12-18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关注


明声网温哥华 微信公众号

(图:陈绮雯)





【明报专讯】何?x??家?一般来说,自己居住的地方便是家;也有人认为,只要家人在侧,无处不是家。而周国平在散文〈从挤车说到上海不是家〉提到的「家」,并非一个具体的地点,亦不限于有家人相伴的地方。

■图解分析:(见图表)

■意像分析

1. 常人看家乡vs.周国平看家乡

.常人看家乡,一般联想到自己出生及成长的地方,当你生于某地,长于某地,便必然在该地的某处留下了儿时记忆。当在异地吃到儿时吃过的零食、菜式时,或许也有思乡之感,于是我们便自然地觉得,那里就是家

.周国平想到的家乡,比起「出生」与「成长」更加宏大,是源于人类与土地之间如母子关系般的血肉联系,所以他认为,「家」应该是让人与自然有交流的地方。他写道:

「家乡」这个词提示?生命的源头,家族的繁衍,人与土地的血肉联系。一种把人与土地隔绝开来的装置是不配被称作家乡的。

他无法忍受自己远离阳光、土地、山??o?J??并说这种地方是「如无家一般的放逐」

.笔者想起一个研究,说人若接触日照时间过短,情绪便容易低落。倘若人与自然完全隔绝,生活在一个水泥盒子之中,眼所及耳所听,都是人造人为的,我们会否自觉生活在笼牢,失去生机?但凡想想,也觉可怕

2. 寻找属于自己的家

.作者意识到自己从小并不喜欢上海太过喧嚣、拥挤

.他在文章写道,在上海,打扮入时的姑娘训练有素,奋勇又从容地挤上车,令上不了车的作者「不知该钦佩还是惋惜」,细想之下便能了解他钦佩的原因:自己身为男士也常常上不了车,那些悉心打扮的女子却能够上车。惋惜的原因大抵是:姑娘本可优雅地上车,却因上海处?x??迫,也被迫要奋勇挤车,否则一辈子也上不了车!

.以下这段文字,也将这种生活的急迫描述得十分传神:

有一回,车刚靠站,未待我挤下车,候车的人便蜂拥而上,堵住了车门。一个抱小孩的男子边往上挤,边振振有词地连声嚷道:「还没有上车,你怎么下车?!」惊忾x??这奇特的逻辑,我竟无言以答。

身为父亲的男子,大概会言教身教,把这种因生活急迫而生的奇特逻辑承传下去

.知道上海不符合自己对「家」的理解,作者有感自己像寄身于陌生家庭的孤子,于是他离开上海,寻找真正的家

.这种感觉不难理解。在学校,学生要回到自己课室(homeroom)点名,大家会否觉得课室是自己的「家」(home)?有些学校自号为学生的「家」,回校如同回家般亲切。不过,即使你在某一班别、某一学校就读,当你不喜欢这班、这校,或是自感与他人格格不入,你也不会视之为家,并生出寄生于陌生人家中的孤?x??

3. 以文字为「家」

.作者最后不是找到另一片土地为家,而是找到「语言」这个家,他觉得:

如果一个人写出了他真正满意的作品,你就没有理由说他无家可归。一切都是身外之物,唯有作品不是。

出生地、儿时铭记一辈子的回忆、某种味道熟悉的菜肴都不是家,只是身外之物。但当作家写出自己的作品,一字一句均反映个人思绪,是真真正正由自己孕育出来的,有如有血肉联系一般

.作者在另一篇文章〈家〉提及家能令人克服一切磨难,可知家有予人精神力量的功能。语言亦有同样功能,即使现实中遇上挫折,我们也可凭藉文字寄托精神,鼓励自己支持下去

.比如读司马迁〈报任安书〉,他自言靠?撰写《史记》以研究古今历史演变的抱负,克服了宫刑所带来的羞耻,使他没有因面子尽失而自尽。于此,文字成为精神力量,让人能活下去

■胡咏怡 -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毕业,现职中学中文教师。尤好文字之美,亦慕夫子韦编三绝之勤

文:胡咏怡

图:陈绮雯

(本网发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评,旨在指出相关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错误或缺点,目的是促使矫正或消除这些错误或缺点,循合法途径予以改善,绝无意图煽动他人对政府或其他社群产生憎恨、不满或敌意。)

[语文同乐 第74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