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国首相施纪贤(左二)上月31日在首相府跟英国儿童协会代表辛普金(左)、《混沌少年时》编剧积科恩(右二)等开圆桌会议。(路透社)
英国家警察局长委员会(NPCC)去年发表报告指出,针对妇女与女童暴力相关的罪案每日多达3000宗,包括家暴、性侵、跟踪及骚扰,每年有约200万受害者,比过去5年增长37%,同时加害者有年轻化趋势,警告情况严重如「国家紧急状态」。不少论者将矛头指向网络散播「非自愿独身」思想,促当局加强管控,但有研究警告厌女概念正被包装成男性提升自我的论述以避免规管,社交平台设使用者年龄限制的效果也有限。
非自愿独身(involuntary celibacy,简称Incel)意指男性自感因外貌、经济等因素无法吸引异性青睐,继而仇恨与诋毁女性。《混沌少年时》主角杰米便视女性为可支配的对象,为僚媎「男子气概」而追求不喜欢的女同学,遭嘲为Incel。编剧积科恩(Jack Thorne)称,青少年很容易接触网上的不当内容并受污染,促政府大刀阔斧规管社交媒体。
专责反恐工作的大伦敦警察厅助理厅长朱克斯(Matt Jukes)近日表示,当局将设立工作组应对涉及年轻男性的网上暴力。他说,年轻男性受「强烈厌女」的网上资讯鼓动,因而在网上论坛寻找厌食、有情绪病或自杀倾向的脆弱女性作为目标,煽动对方伤害自己甚至策划性侵。他指出互联网加速掀起部分青少年对女性的仇恨,此危机可靠科技巨企协助解决,包括阻止演算法推送极端内容,以及协助警方侦测接触暴力内容的年轻人等。
不过数码犯罪学家索罗亚(Anda Iulia Solea)上月发表研究指出,虽然社交平台TikTok禁止用户使用Incel等厌女仇恨字眼,惟用户正将厌女思想以自我提升等正面行为包装,例如提出PSL评级来将男性按迂唪迎程度分类,鼓励不迂唪迎的男性以健身等手段「升级」,并将理想男性的概念归咎于女性苛求。
英国青少年议会委员上月发表报告指出,类似澳洲禁制16岁以下年轻人使用社交媒体的禁制并不实际,既失去使用网络对社交与学习的益处,年龄限制亦易于规避。(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