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国近年路陷个案愈来愈多,首都首尔也不例外,引发公众忧虑。惟中央和地方政府未肯披露详细位置或路陷成因,令外界难以掌握实况。有心人遂运用公开官方数据、数码工具和新闻报道等,编制互动式路陷风险网上地图(图1,红点显示首尔市一带的路陷地点),协助民众「趋吉避凶」。专家和制图者表示,希望相关部门可公开有关路洞的地质勘查资讯,释除社会不安。
最新一宗引起外界关注的路陷事故发生于3月24日,首尔江东区行车路段出现一个横跨5条行车线的20米深大坑(图2),导致一名33岁铁骑士堕落身亡,另有一名司机受伤。韩国国土交通部表示,2014年至2023年间全国有2085宗路陷,按行政区划计,京畿道(429宗)个案最多,江原道(270宗)和首尔特别市(216宗)紧随其后。在路陷引起社会不安之际,一名34岁的匿名网页开发员利用过去10年传媒报道纪录,4月4日起推出网上地图,罗列全国路陷位置坐标,并每日更新。他对《中央日报》坦言:「做完后看到地图上密密麻麻的路陷位置,吓了一跳。」
去年8月首尔延禧洞出现直径6米大坑后,46岁的前科学记者尹信荣(译音)也开始制作网上路陷地图,利用官方数据,详列2018年1月至今年3月间全国逾1400宗路陷或地陷事件,标注事发位置、日期和事故原因。
官方藏私 首尔拒公布路洞报告
然而,民间编制的网上路陷地图受制于人力、物力和公信力,难代政府安抚民众。一些不安的市民希望官方提供路陷发生或高风险位置的详尽资料,惟未获当局回应。首尔市政府2014年起追查容易路陷或地陷的地区,并按地下条件和基础设施划分成5个风险等级,却坚拒对外披露调查结果,理由包括忧虑「造成误解」和影响房地产价格等。
韩国路陷主要成因是地下水侵蚀、公用污水渠或食水管老化、大型挖掘工程监管不当等。首尔路陷个案由2022年67宗跃升至去年251宗,反映城市持续急速开发和基建老化等问题。国会议员近日公布,按2023年12月基准,首尔市中心有30.4%地下渠历史长达半世纪,渠龄逾30年者更有55.5%,惟维修更新的经费不足。
MBC电视台上月引述其取得的一份首尔市政府去年调查报告,显示勘查发现全市有329个深达20米的地下空洞,江南区占65个。全市地下空洞有38个距离地面仅20厘米,有随时坍塌危险,被标记为「紧急抢修」,须4小时内完成抢修;另有115处须3个月内填补修复,156处可于6个月内复修。惟至年底仅247处完成修补。
尹信荣敦促各地方政府是时候公开资讯。江陵市天主教关东大学土木工程教授朴昌勤(译音)则说:「民众对路陷的焦虑已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透明度是恢复公众信心的第一步。」明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