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境内的尖扎黄河特大桥昨日凌晨发生施工钢绞线断裂事故,导致108米钢梁主拱肋垮塌,大桥半边主跨完全坍塌跌入河中。央视画面显示,大桥断裂一刻,火花四溅,并传出巨响(下图)。(新华社/央视截图)

【明报专讯】青海省境内「川青铁路」尖扎黄河特大桥在夜间赶工过程中,昨凌晨3时许发生钢绞线断裂,导致108米长的钢梁主拱肋瞬间垮塌,桥上作业人员堕落黄河,截至昨晚至少证实12人死亡,仍有4人失踪。现场工作人员指,是斜拉索与桥梁主体结构之间的关键连接件断裂。
工人40层楼高堕下 至少12死4失踪
项目地盘监控画面显示,事发一刻火星四溅,发出巨大响声。即将合龙的大桥主跨上,用于吊装桥梁主体结构的钢绞线突然断开,导致大桥半边主跨从百米高空坍塌坠入黄河,桥上16名施工人员一同掉落。附近居民忆述,凌晨时分传来「像地震一样」的巨大轰鸣声,他被惊醒后,才知大桥发生事故。
日间的影片显示,大桥的断裂廊道呈斜角插入黄河。现场有直升机探测盘旋,应急救援、通信保障等车辆相继进场,快艇在河面勘察搜救。
新华社报道,事故发生于昨凌晨3时10分,尖扎黄河特大桥在钢绞线张拉作业中断裂,导致108米钢梁主拱肋垮塌。事发时现场有15名施工工人、1名工程项目部负责人正在赶工。《人民日报》指出,多名施工人员从不同平台,堕在立柱、桥体、水面等不同位置。大桥拱顶距水面约130米,等同40多层楼高。
赶8月底合龙 承建方:夜间温度适合
尖扎黄河特大桥是川青铁路的关键工程,位于青海省尖扎县和化隆县交界处,年初时官方仍称计划7月合龙,6月宣布延期到8月。合龙意味著桥面彻底实现贯通。
对于夜间施工,一名施工方的人员称,因赶8月底合龙的时间点,加上夜间施工符合温度要求,「连夜赶工发生这样的事,万万没想到」。
承建方兰新铁路甘青有限公司党群工作部主任崔虎解释,黄河特大桥主要是钢结构,夜间温度低,施工环境相对稳定,避免出现高温条件引起过度张拉等问题。
工作人员疑焊接问题肇事
对于事发原因,《人民日报》引述现场工作人员指出,钢索失去支撑,是因「锚梁」(斜拉索与桥梁主体结构之间的关键连接件)断裂。「桥的生命线在锚梁上,前面断裂,后面的跟著断裂,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旦断裂,钢索就『没劲』了,导致桥面失去牵引而垮塌。」该名工作人员称,锚梁均为新加工件,也会定期去检查强度,「但可能存在焊接问题」,真正原因有待进一步确认。
由于属重大事故级别,中国应急管理部已派工作组到场指导;青海也启动重大突发事件III级应急响应,省长罗东川赶到现场指挥救援。
事发的尖扎县地处青藏高原东缘,海拔约2200米。该县原本计划把尖扎黄河特大桥打造成当地的「网红」打卡地。根据设计图,横跨黄河上游的大桥是「弓箭」造型。川青铁路连接四川成都、青海西宁,2009年宣布动工,惟为避开九寨沟、大熊猫栖息地等生态考虑,方案几经修改,迄今仍未全线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