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指10年新高吸引资金 A股有望走出「慢牛」格局
发布 : 2025-8-24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加关注
 明声网温哥华 微信公众号 |
内地股市近日迎来高光时刻:上证指数本周相继突破3700点和3800点,并创10年新高。随?指数突破关键技术位,A股向上的想像空间被打开,市场参与者对于内地股市「牛来了」的期待又多了几分。这一轮上涨能持续多久?
4因素支持市场走强
自本周一沪指收盘跃过3700点后,内地股市总体仍在延续涨势。截至22日收盘,沪指成功站上3800点,收报3825点;市场交投亦保持活跃,当天沪深两市成交总额约为25,467亿元(人民币,下同),已连续8个交易日突破2万亿元。若自4月初的年内低点算起,沪指至今已涨逾20%,属于一般意义上的技术性牛市。
关于本轮行情上涨的原因,内地财经界普遍将之归结为四个方面:
一是基本面,随著近年来的持续发展,内地经济的强大韧性和科技含量正在得到愈来愈广泛的国际认可,为市场提供了强大信心。
二是政策面,近年内地高层对资本市场愈发重视,出台系列改革优化制度,形成制度红利。「反内卷」、促消费、大型基建等产业政策持续为市场提供投资热点,激活了市场人气。
三是公司面,内地上市公司近年来持续加大分红派息力度,部分公司股息率已显著高于一些经济体国债收益率,其投资吸引力不断增加。此外,市场普遍预期,2025年A股上市公司整体盈利能力将有所提升,利好估值抬升。
四是资金面,今年内地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市场提供了合理充裕的流动性。同时,保险资金等中长期资金积极增持银行股等红利资产,居民存款入市,助力股指走高。
关于A股的后市走势,内地市场乐观的声音偏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内地庞大的居民储蓄可能加速流入股市。有?象表明,内地居民存款已启动「搬家」。根据官方披露的数据,反映券商客户交易结算资金情况的「非银存款」(即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今年首7月增加了4.69万亿元,创下了除2015年以外的新高;7月,在居民存款减少1.11万亿元的情况下,非银存款却新增2.14万亿元。
在存款利率和房地产投资收益率下行的大环境下,内地居民端的资金不得不寻找有更高收益率的投资产品。受股指持续走高、赚钱效应持续扩散等因素影响,A股可能已成为新的「资金蓄水池」。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内地居民存款搬家或仍处于早期阶段。特别是考虑到A股7月新增开户数仍显著低于去年10月高点,当前A股总市值与居民存款的比值、A股流通市值与居民存款的比值均处于历史相对低位。
政策驱动转成基本面驱动
有内地券商从超额储蓄、定期存款到期和存款活化视角测算,居民存款潜在入市的资金规模约为5万亿元至7万亿元,可能高于2016年至2017年、2020年至2021年两轮股市上涨的行情中存款入市的规模。
从中长期的角度来看,「慢牛」已渐成内地财经界的共识。业内普遍认为,A股正处于由政策驱动向基本面驱动的转换期。内地经济正加快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产业升级、新兴技术突破、资本市场制度完善,将不断增强A股的投资吸引力。未来随著长期资金、居民存款入市比例提升和国际化水平的深化,A股有望走出健康的「慢牛」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