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因诈骗损失6.38亿元 去年金额较10年前翻近倍

发布 : 2025-8-25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关注


明声网温哥华 微信公众号
【明报专讯】加拿大反欺诈中心(Canadian Anti-Fraud Centre,CAFC)最新数据显示,去年全国因诈骗损失金额高达6.38亿元,较10年前几乎翻倍。

自2021年以来,累计损失已突破20亿元,报案率估计只有5%至10%,显示实际损失可能更为严重。

有科技专家表示,诈骗问题已对金融服务业构成危机,情况恐怕「未见顶峰」,他警告,人工智能(AI)技术正使骗徒更易得手,即使阁下未曾受害,但有认识的人可能上当,迟早殃及池鱼。

CAFC统计显示,去年共有34,642名受害者报案;冒充诈骗(Impersonation Fraud)是目前增长最快的诈骗类型之一。骗徒常冒充银行职员、机构代表或熟人,诱骗受害人交出敏感资料或金钱。

魁省格兰比(Granby)居民简森(Claudine Jeanson)是其中一位受害者。今年6月,她在社交平台「脸书」(Facebook)的二手货交易版块Facebook Marketplace出售物品时,与一名买家联络,对方要求她提供手机号码以便转帐100元,但连结无法使用,双方遂约见面。

不久后,她接到一通来自「加拿大皇家银行(RBC)」的来电,来电显示号码与皇银一致。对方声称其帐户出现可疑活动,急需她转帐1万元至「安全帐户」以保障资金。简森打开银行应用程式时,发现名为「皇银」的联络人已被加入。她信以为真,按下转帐键后心头一沉。

事后她联络皇银,得知在她转帐前,已经有3次企图从其信用额度提取1万元的行动被银行拦截。

她质疑,银行能阻止3次提款,为何没有阻止她转帐,也没发出警示。皇银在书面回应中表示,会逐案调查诈骗事件,但不评论个别个案,同时银行强调,职员绝不会要求客户提供一次性密码、转帐以保护帐户,或分享电子转帐连结。

简森称,皇银完成调查后,以电子存取协议为由,拒绝赔偿其损失。她说,部分银行职员的态度令她感到被责备和忽视。

科技专家利维(Carmi Levy)解释,银行通常不会公开防诈技术细节,以免被骗徒利用,但他指,诈骗案件持续上升,显示现行措施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