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网红墙鲁迅抽烟游客「借火」(图)

发布 : 2025-8-26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关注


明声网温哥华 微信公众号

「给先生点支烟」 不少游客参观鲁迅纪念馆时,喜欢手持打火机在「鲁迅夹烟」墙画前,借位拍一张「给先生点支烟」的打卡照。(网上图片)


浙江省绍兴市的鲁迅纪念馆有一面鲁迅手里夹著香烟的「网红墙」,不少游客会到该墙前点打火机,拍一张「给先生点支烟」的打卡照。近日有控烟志愿者在社交平台发文,批评这幅壁画有引导吸烟的危害,并两次向政府投诉,建议替换为鲁迅右手握拳的构图。有关话题热度昨在互联网居高不下,有评论称该投诉「浪费公共资源」,亦有人认为可以讨论。

近日,内地游客孙女士在小红书发文,认为鲁迅纪念馆的「鲁迅夹烟」壁画不妥,并在上周五(22日)就此投诉到省级政务服务平台「浙里办」。孙女士解释称,该壁画的原画是鲁迅在自己家里抽烟,壁画去掉背景,有引导人室外聚集抽烟危害他人健康的风险,同时还会误导青少年。

投诉人指「聚众吸烟」 官方拒改

孙女士对「上游新闻」称,自己是控烟志愿者,平时经常关注公共场所禁烟的话题。她上周三(20日)看到一个帖子,有女生在「鲁迅夹烟」壁画前双手交叉作禁烟状,「我才知道有这么大一幅室外广告版吸烟图」。于是她就此向鲁迅故里所在的绍兴市越城区文广旅游局投诉,未获满意答覆后又向「浙里办」投诉。

纪念馆一名员工表示,鲁迅抽烟的壁画是该纪念馆著名景墙,的确有游客在游览时拍「给鲁迅点烟」的照片。至于孙女士投诉的情况,上司回覆称「已经在处理了」。

事件传开后,绍兴市文旅局工作人员昨表示,当天上午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电话,「大家的意见一致认为不需要修改,都表示这是历史的客观现实,而且也是绍兴鲁迅故里旅游的一张名片,要求不能因为一个人的投诉盲目做出决策。」

鲁迅抽烟形象并非虚构,根据《鲁迅日记》记载,1925至1936年间,鲁迅每日吸烟约20支,这一习惯与其创作状态紧密相关。壁画原型取自1936年鲁迅逝世前3个月拍摄的最后一张照片。

网民:毛泽东吸烟照应下架?

网上就「鲁迅夹烟」壁画被投诉一事热议不断。有网民认为这一形象太经典,且「受众并没有那么禁不住诱惑」。也有人提醒,就壁画引发的「公共场所点烟打卡」行为,更值得关注。不少网民指出,毛泽东、袁隆平(晚年已戒烟)的吸烟图片广为流传,质疑是否也要被下架。还有网民使用袁隆平「还是让你们吃太饱了」的表情包嘲讽投诉者。

央视批浪费公共资源 学者称质疑合理

针对网民洗版,孙女士在社交平台回应,看到很多人不解和反对,「借鲁迅的话:从来如此,便对吗?」

浙江省鲁迅研究会回应称,反对网上藉「鲁迅吸烟」炒作,「部分行为实为利用鲁迅博取流量、制造舆论热点,这并不利于对鲁迅精神的正确传播,不应被鼓励。」

内媒也纷纷就此事发表评论,多以批评投诉者为主。央视网发文称,「宣传控烟是一回事,拿控烟来绑架鲁迅先生、限制艺术创作,让相关部门疲于奔命,那是另外一回事儿。那些为了逞一己之快而浪费公共资源的投诉,该消停消停了。」

中国鲁迅研究会原副会长朱寿桐则认为,质疑用抽烟肖像作为宣传墙内容是否合适,引起相关的讨论并非没有意义。他对《扬子晚报》表示,对于宣传墙图画内容,观众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质疑都是合理的。

明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