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6日至9日在青岛举行的人形机械人足球赛。工信部昨日表示,对于实现新型工业化这一关键任务,发展人工智能是必答题。(新华社)
【明报专讯】国新办昨举办「推进新型工业化」记者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张云明直言,对于实现新型工业化这一关键任务,发展人工智能(AI)是必答题而非选择题,下一步要加快高端算力晶片等技术攻关,加快打造高质量数据集,筑牢产业底座;中国将推进智能体开发部署,继续落力发展人形机械人、脑机接口等AI终端产品。
加快高端晶片「多模态」算法攻关
工信部长李乐成在记者会上表示,「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以来,中国的超导量子电脑、光量子电脑实现了量子优越性验证,激光制造技术整体水平进入到国际第一梯队,人形机械人具备从关键晶片、部组件到整机的全产业链制造能力,脑机接口应用从医疗领域向教育、工业等领域拓展等。
张云明亦表示,「十四五」期间,中国AI企业数量和产业规模持续增长,创新成果不断涌现;DeepSeek、通义千问等国产大模型引领全球开源创新生态,AI手机、AI眼镜等终端产品加速普及,行业专用大模型落地应用,取得初步成效。工信部推进「智能制造」工程,建成7000多家先进级和230多家卓越级智能工厂;制造业机械人密度达每万人470台,远超全球平均水平。
张云明说,下一步将加快高端算力晶片、工业「多模态」算法、软硬件适配等技术攻关,加快打造高质量「数据集」,筑牢产业底座。「多模态」模型需要处理不同来源和类型的数据(如文本、图像、声音等),需要更高技术;数据集(dataset)是一种由数据所组成的集合,通常以表格形式出现。
称工厂部署AI促进就业提质扩容
在应用方面,张云明提到,将研究推出「AI+制造」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制定转型路线图,部署重点行业、重点环节、重点领域智能化转型任务,发布实施制造业企业AI应用指南。加快建设高水平AI开源社区,推进大模型安全技术攻关,提升企业AI伦理风险防范能力。
对于在工厂部署AI技术与保障蓝领就业职位之间如何取得平衡的问题,张云明表示,在推进AI广泛应用的过程中,可能会对部分重复、危险的岗位产生替代效应,但同时也将提高劳动效率和安全水平,更能催生大量新岗位、新职业,促进就业提质扩容。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谈及内地新能源汽车产业时表示,中国品牌正在稳步走向世界,为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注入了强大动力。但也要看到,目前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说高端制程车用大算力晶片还有短板,比如说产业非理性竞争的问题还比较突出等。